土庫老街百年老醫院完成修復 萬得醫院開館藝展滿滿感動
土庫老街的百年萬得醫院完成修復,地方樂見老建築活化,邀在地藝術家和青年舉辦開館藝展,歡迎大家到老醫院巡禮。記者蔡維斌/攝影
雲林縣土庫鎮「萬得醫院」建築已百餘年曆史,是雲林保留最完整的百年老醫院,承載着地方無數救病救命的感人故事,前年獲文化部補助修復,經17個月整修,重新開放,雲林縣府今天起舉辦開館首展「故事·回家」,讓民衆回顧兩代兩醫師懸壺濟世的過往。
在地文史工作者謝暉宏指出,萬得醫院創建於1914年,由第一代醫院駱萬得創建,院內有內科、小兒科、婦產科及外科手術室,是鎮內早年的醫療中心。1954年第二代駱雲從醫師接手,兩代醫師熱心公益濟世救貧,堅守「賺情不賺錢」的信念,弱勢戶不收診療費。
他說,就因有萬得醫院兩代醫師仁醫仁德的好榜樣,帶動土庫讀書風氣,多年來出了超過70名醫師,也讓這條土庫老街有「土庫醫生一條街」的美譽。
萬得醫院1995年停業,人稱「駱爸爸」的老醫師駱雲2016年辭世,由其女兒駱芬美接手,2019年無償提供給當地文史工作者進駐使用,這座土庫人共同回憶的老醫院已老舊,前年獲文化部補助約1400萬元,並由20多位在地熱血青年一起參與工程修復事宜,讓老宅第維持醫院樣態與風貌。
萬得文化協會總幹事王襄捷表示,老建築裝滿青年的構思和心力,水電、裝潢還是青年自學修復的成果。土庫青年知識發展協會理事長邱子玲也說,萬得醫院不只將成爲文化場域,也將規畫作爲在地學堂,凝聚更多向心力,讓老醫院永遠活在土庫人心中。
萬得醫院完成修復昨天正式開館,今天起由在地藝術家舉辦「故事・回家」特展,駱芬美對於兒時的生活空間,變成藝廊展館彙集土庫地方的能量,很開心又感動,期許未來可成爲地方文化基地。
縣府文觀處長陳璧君表示,萬得醫院是土庫醫療史重要的一環,已提報列爲縣定歷史建築,爭取列爲雲林重要文化資產,永留於後。
位於土庫鬧區老街的萬得醫院已有百餘年曆史,最近完成修復並舉辦開館藝展,老醫院門口還保留百年木製看板。記者蔡維斌/攝影
位於土庫鬧區老街的萬得醫院已有百餘年曆史,最近完成修復並舉辦開館藝展,歡迎大家到承載地方醫療歷史的老醫院巡禮。記者蔡維斌/攝影
土庫老街的百年萬得醫院完成修復,邀在地藝術家和青年舉辦開館藝展,歡迎大家到承載地方醫療歷史的老醫院巡禮。記者蔡維斌/攝影
位於土庫鬧區老街的萬得醫院已有百餘年曆史,承載地方醫療歷史,院內仍保留早年的藥局和診間,搖身變成藝廊。記者蔡維斌/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