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輯》雷虎小組藍白紅三色彩煙衝上天際!國慶典禮精彩畫面一次看
雙十國慶登場,賴清德總統以「變局中 奮起的新臺灣」爲題發表講話後,大會主席、立法院長韓國瑜(左)復位主持後說,「變局之中奮起的新臺灣,今天我們繼續邀請日華懇臺會......」,突然眉頭一皺,暫時中斷典禮。圖爲會中韓國瑜歡迎賴清德進場。(鄧博仁攝)
中華民國114年國慶大典10日登場,活動由太鼓以「洪福齊天 旗鼓獻瑞」開場。(鄧博仁攝)
中華民國114年國慶大典10日登場,活動現場維安戒備森嚴。(鄧博仁攝)
中華民國114年國慶大典10日登場,活動首先由「序幕暖場」揭開序曲,新民高中表演藝術科(見圖)表演《綻放島嶼福爾摩沙》呈現活力與凝聚力。進場時道具與背景融爲一體。(鄧博仁攝)
中華民國114年國慶大典10日登場,活動首先由「序幕暖場」揭開序曲,屏東南榮國中表演《境樂響頌雙十榮耀國慶舞青春》呈現活力與凝聚力。(鄧博仁攝)
中華民國114年國慶大典10日登場,活動進行時,禮賓人員抱着整疊的資料準備發送給貴賓。(鄧博仁攝)
中華民國114年國慶大典10日登場,國防部聯合樂隊在炎熱的天氣中精湛演出《樂儀齊鳴震八方 戮力同心護家邦》。儀隊士兵頭盔反射出總統府前的典禮場景與飄揚的國旗。鏡面般的光影中,藍天與紅旗交錯,象徵國家榮耀與守護的信念。(鄧博仁攝)
中華民國114年國慶大典10日登場,國防部聯合樂隊在炎熱的天氣中精湛演出《樂儀齊鳴震八方 戮力同心護家邦》。(鄧博仁攝)
中華民國114年國慶大典10日登場,新北市政府警察局騎警隊在主題表演部分帥氣亮相。因馬受到綵帶驚嚇而往反方向跑。(鄧博仁攝)
中華民國114年國慶大典10日登場,世界次青少棒錦標賽冠軍臺中市立中山國中棒球隊搭乘英雄車隊進場,球員興奮地揮舞國旗。(鄧博仁攝)
中華民國114年國慶大典10日登場,重頭戲「主題表演」客委會節目《臺灣細妹·放勢行》呈現客家女性生命力。(鄧博仁攝)
中華民國114年國慶大典10日登場,重頭戲「主題表演」屏東原鄉部落青年及娜麓灣樂舞劇團則以原民儀式帶出和平與共生的意象。(鄧博仁攝)
中華民國114年國慶大典10日登場,重頭戲「主題表演」尾聲由桃園啓英高中與在地誌工攜手演出融合傳統舞與Hip-Hop,象徵文化承傳與青春力量。壓軸登場的空軍雷虎小組夜在此時駕駛「勇鷹」高教機編隊衝上天際,施放彩煙爲中華民國114歲獻上祝福。(鄧博仁攝)
中華民國114年國慶大典10日登場,活動首先由「序幕暖場」揭開序曲,新民高中表演藝術科(見圖)表演《綻放島嶼福爾摩沙》呈現活力與凝聚力。(鄧博仁攝)
中華民國114年國慶大典10日登場,重頭戲「主題表演」客委會節目《臺灣細妹·放勢行》呈現客家女性生命力。(鄧博仁攝)
中華民國114年國慶大典10日登場,國防部三軍聯合樂儀隊的表演獲得全場掌聲,擔任陸軍軍樂隊首位女性隊長的許婕庭(前)少校更是焦點人物。(鄧博仁攝)
雙十國慶登場,賴清德總統以「變局中 奮起的新臺灣」爲題發表講話後,大會主席、立法院長韓國瑜(右)復位主持後說,「變局之中奮起的新臺灣,今天我們繼續邀請日華懇臺會......」,突然眉頭一皺, 禮賓人員趨前提醒韓國瑜院長。(鄧博仁攝)
今年的中華民國114年國慶大典,在熾熱陽光下展開。陽光炙烤着柏油路,也照亮了每個揮汗演出的身影。無論是太鼓震撼、旗舞翻飛,還是那羣穿着橙紅制服、頭髮隨節拍翻起的年輕舞者,整場典禮不只是國家的儀式,更像是一場屬於「人民」的節奏表演。
總統賴清德在演說中以「變局中-奮起的新臺灣」爲題,提到要打造「臺灣之盾」,將國防預算提高至GDP的5%。這是一個關於安全與決心的宣示,也是一種政治語言的延續。然而,比起臺上響亮的字句,臺下那些流着汗、仍堅持完成演出的學生、表演者與志工,才真正體現了「奮起」的現場版本——他們在陽光下不退縮、不造作,專注於手中的鼓槌與舞步,那種樸實的堅定,反而更具說服力。
大會主席韓國瑜的即興演唱〈國恩家慶〉,是典禮最出人意表的一刻。有人覺得突兀,有人說真性情,但這一段插曲卻讓整場活動多了幾分人味——在高度儀式化的空間裡,忽然流露出一種懷舊的、甚至帶點庶民情感的聲音。這樣的「破格」,或許正是當前臺灣社會某種真實的縮影:一邊講求制度與秩序,一邊渴望情感與自我表達。
從舞臺到街頭,從鼓聲到飛煙,國慶典禮的每一個段落都在說着不同的「臺灣故事」。空軍雷虎小組拉出藍、白、紅三色彩煙,劃破萬里晴空,那一瞬間,彷彿凝結了人們對國家未來的祝願。而地面上,青年舞羣高舉雙手的姿態,也像是在迴應天際——這片土地仍有希望,只要我們願意擡頭。
國慶,不該只是政治舞臺的延伸,而應是集體精神的鏡子。今年的慶典沒有太多驚天動地的創舉,卻有一種安靜而持續的力量:在烈日下仍不懈前行,在變局中仍願意微笑的人們。他們,就是「奮起的新臺灣」最真實的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