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買單擠爆,巨頭暫停交易!
數據是個寶
數據寶
投資少煩惱
軟銀重磅利好!
今天日本股市早盤,軟銀集團的股票因買單大量涌入而暫停交易,該巨頭股價今天一度飆升5.7%。日本軟銀集團於當地時間週二公佈了四年來的首次年度盈利,這可能會讓投資者們鬆了一口氣。此外,該公司正着手進行新一系列大規模的科技投資。
軟銀報告顯示,截至3月份的財年利潤爲1.15萬億日元(77.8億美元),而去年同期的虧損爲2276億日元。
買單擠爆
今天早盤,軟銀股價漲幅一度高達5.7%,隨後一度暫停交易,據悉是因爲買單大量涌入。值得注意的是,今天上漲之前,由於金融市場的波動和對宏觀經濟環境的擔憂繼續給軟銀帶來壓力,該公司的股價今年以來錄得近17%的跌幅。
軟銀財報顯示,截至3月份的財年利潤爲1.15萬億日元(77.8 億美元),而去年同期的虧損爲2276億日元。軟銀集團第四財季淨利潤爲5171.8億日元。
軟銀集團第四財季數據顯示,截至期末,SVF1(軟銀願景基金一期)投資的股票數量爲57只,SVF2(軟銀願景基金二期)投資的股票數量爲283只,較前季下降0.4%。數據還顯示,第四財季的願景基金投資收益爲1772.6億日元,實現利潤260.7億日元。
軟銀在阿里巴巴、T-Mobile和德國電信的投資上獲得了巨大收益,這幫助軟銀實現了四年來的首次年度盈利。在最近一個財年中,軟銀在中國網約車公司滴滴以及韓國電商公司Coupang的投資上也獲得不錯收益。
據瞭解,軟銀願景基金一期投資後期初創企業,該基金全年實現投資收益 9400億日元,這得益於TikTok運營商字節跳動和電子商務平臺 Coupang 等持股的公允價值上漲。相比之下,投資於早期初創企業的軟銀願景基金二期的投資則錄得5260億日元的損失。
前景和機會
今年1月,軟銀創始人孫正義與OpenAI聯合創始人Sam Altman高調宣佈推出“星際之門”計劃,承諾“立即”部署1000億美元,並隨時間推移將投資規模擴大至約5000億美元。但事情進展並不順利,過去一段時間,軟銀既未制定項目融資模板,也未與銀行、私募股權投資者和資產管理公司開始詳細討論。
據彭博社5月12日的報道,軟銀集團雄心勃勃的“星際之門”計劃正面臨嚴重阻礙,特朗普的關稅威脅已導致融資談判陷入停滯。報道稱,軟銀與瑞穗、摩根大通、Apollo Global Management和Brookfield Asset Management等數十家貸款機構和另類資產管理公司的初步會談早在今年年初就已開始。但據知情人士稱,由於金融家們在日益增長的經濟波動和更便宜的AI服務背景下重新評估數據中心投資,沒有任何交易達成。
軟銀首席財務官後藤義光在東京的一次簡報會上表示,軟銀已爲“星際之門”確定了100多個潛在地點,但仍在進行盡職調查,因此現在與貸方開始討論融資還爲時過早。據TD Cowen分析,由於關稅問題,數據中心建設成本可能上漲5%至15%,有些運營商面臨的價格甚至更高。
目前,軟銀正處於自 2017年和2019年推出願景基金以來最大規模的支出狂潮之中,這一次的目標是引領人工智能發展的公司。今年3月,該公司表示將以65億美元收購美國半導體設計公司 Ampere,並於4月宣佈作爲領投爲ChatGPT製造商OpenAI籌集高達400億美元資金。
截至5月9日,共同投資者已出資18.4億美元,而軟銀願景基金已出資81.6億美元。但美國貿易政策引發的市場不確定性衝擊了IPO市場,使得軟銀退出願景基金投資組合中300多家公司並籌集新投資所需的鉅額資金的空間縮小。另外,目前包括瑞典金融科技公司 Klarna、印度連鎖酒店Oyo和美國金融科技公司Chime在內的投資組合公司自4月初以來已推遲了上市計劃。
來源:券商中國
聲明:數據寶所有資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責編:周莎
校對:祝甜婷
數據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