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恆信東方被立案,盤中大跌超18%
一份證監會立案告知書,讓這家連續五年虧損的企業再度陷入信任危機,股價創下歷史性跌幅。2025年8月12日晚間,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公司恆信東方(300081)發佈公告,公司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立案告知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已決定對公司正式立案。
公告顯示,此次立案源於恆信東方自查發現2022年年報存在會計差錯。儘管公司聲稱“經營活動正常開展”“不會對經營產生重大影響”,但市場反應卻極爲劇烈。8月13日開盤,恆信東方股價直接跳水逾17%,截至午間收盤,跌幅超過18%,創下近年來單日最大跌幅。
信披違法遭調查,五年虧損超20億
恆信東方在公告中坦承,此次立案調查的導火索是公司2022年年報存在會計差錯,公司已採用追溯重述法對相關財務數據進行調整。具體調整細節可追溯至2024年10月25日公司披露的關於前期會計差錯更正的說明文件。
律師指出,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9.4(七)的規定,如恆信東方最終被認定存在年度財務報告財務指標虛假記載,股票可能被實施“ST”特別處理。
此次立案調查讓恆信東方長期存在的業績問題再次暴露在公衆視野。公開數據顯示,這家成立於2001年、2010年上市的數字文化創意企業,近年來經營狀況持續惡化。
2020年至2024年五年間,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爲-5.13億元、-5.13億元、-4.21億元、-2.81億元和-3.46億元,累計虧損額高達20.74億元。
進入2025年,公司業績仍未現好轉跡象。一季度財報顯示,恆信東方實現營業收入7492.71萬元,同比下滑15.1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3422.74萬元,虧損幅度同比擴大11.32%。
募投項目兩度延期,市場信心受阻
除會計差錯問題外,恆信東方在資金使用和項目推進上也暴露明顯問題。公司一項重要募投項目“數字沉浸式應用場景內容開發項目”已兩度延期。
2024年3月,公司首次宣佈將該項目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的時間調整至2025年3月31日。然而僅一年後,2025年3月公司再度公告,將該項目延期至2025年12月31日。
募投項目進展緩慢折射出公司經營管理存在深層問題。在2024年度網上業績說明會上,面對投資者對公司業績下滑的質疑,管理層曾承諾通過優化產品服務、降低運營成本、完善內控體系等舉措改善業績。
然而從2025年一季度數據看,這些措施尚未顯現成效。公司營收持續萎縮,虧損進一步擴大,經營狀況未能得到實質性改善。
信披違法被立案調查的消息成爲壓垮市場信心的最後一根稻草。8月13日開盤,恆信東方股價即呈現斷崖式下跌。截至午間收盤,股價跌幅超過18%,創下公司上市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投資者恐慌性拋售導致市值一日蒸發近8億元。從8月12日收盤總市值43.36億元,大跌至13日午間收盤時約35.5億元。
投資者索賠通道開啓,合法權益可依法主張
隨着證監會的立案調查,恆信東方受損投資者維權通道正式開啓。法律界人士指出,根據證券法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證券市場虛假陳述侵權民事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因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而導致投資損失的投資者,可依法主張索賠。
律師提示,凡在2023年4月28日至2024年10月24日期間買入,且在2024年10月24日收盤時仍持有;或上市後至2025年8月13日期間買入,且在2025年8月13日收盤時仍持有恆信東方股票的受損投資者,均可參與證券虛假陳述案索賠。
法律專業人士特別提醒,證券虛假陳述訴訟時效爲三年,投資者若不及時主張權利,很可能因時效屆滿而喪失勝訴權。
爲便於投資者高效維權,“投資快報”公衆號已開通索賠登記通道。符合條件的投資者可通過關注該公衆號,在右側“股民索賠”菜單欄提交交易記錄、賬戶證明及身份信息等材料,專業律師團隊將提供諮詢指導。
(作者:投資快報記者,李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