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公告!昔日石家莊首富,被立案調查

3月16日,A股上市公司 *ST旭藍(000040.SZ)公告稱,公司實控人李兆廷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3月17日開盤, *ST旭藍股價大跌,截至發稿報0.82元,跌4.65%,總市值僅剩12.19億元。值得一提的是, *ST旭藍去年全年股價跌超74%。2015年其股價曾達到歷史最高的21.78元,如今已跌超95%。

截至3月14日,*ST旭藍已連續9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1元。根據交易規則,若連續20個交易日股價低於1元,公司將被強制退市。此外, *ST旭藍還因控股股東 東旭集團佔用公司超過70億元資金未還,面臨退市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李兆廷旗下的另一家上市公司東旭光電已經因控股股東東旭集團佔用超90億元資金未還,且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1元而在去年10月退市摘牌。

昔日石家莊首富被立案調查

身家曾超200億元

3月16日下午,*ST旭藍髮布公告,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公司實控人李兆廷被中國證監會立案。

*ST旭藍表示,上述事項不會影響公司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目前生產經營情況一切正常。在立案調查期間,李兆廷將積極配合證監會的各項工作,嚴格按照規定及監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公開資料顯示,李兆廷,1965年7月出生,1986年畢業於河北工業大學機械工程系。他是“東旭系”掌門人,目前通過東旭集團間接持有*ST旭藍5.8億股股份,佔總股本的39.04%。2019年,李兆廷曾以235億元財富成爲石家莊首富,巔峰時期手握東旭光電(目前該公司已退市)、*ST旭藍(時名東旭藍天)、嘉麟傑等三家上市公司實控權。

李兆廷 圖源:中國網財經

然而,伴隨着東旭集團債務危機爆發,李兆廷也多次被列入被執行人,並被限制高消費。

*ST旭藍(東旭藍天)的前身是寶安地產。2015年,東旭集團以23.64億元收購了寶安地產29.88%的股份,成爲其控股股東。

在東旭集團的推動下,寶安地產開始進行轉型,2016年進入新能源行業,2017年置出房地產業務,並更名爲東旭藍天,成爲光伏市場的一名“新丁”。

彼時,東旭集團通過一系列高槓杆資本運作和收購,先後控制了三家上市公司(東旭藍天、東旭光電和嘉麟傑),拓展了光電顯示材料、高端裝備製造、半導體硅碳材料、新能源發電及組件、新能源汽車、高端醫用藥玻包材六大業務板塊。

2019年,東旭集團實控人李兆廷曾以235億元身家成爲“石家莊首富”。然而,隨着“槓桿”危機蔓延,李兆廷的東旭“帝國”搖搖欲墜。

2024年10月11日,ST旭電(東旭光電)因控股股東東旭集團佔用資金95.95億元至今未還。同時其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1元,最終,深圳證券交易所裁定ST旭電終止上市並正式摘牌。退市前,ST旭電曾走出連續27個“一字”跌停,累計跌幅高達74.13%,持有該股的投資者可謂損失慘重。

而今,在多重危機交織之下,*ST旭藍似乎也即將走到上市“盡頭”。

控股股東佔用公司資金超70億元

*ST旭藍面臨退市風險

2024年以來,*ST旭藍已經兩次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具體來說,2024年5月8日,公司因爲未在規定期限內披露2023年年報被立案;2024年9月6日,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公司及控股股東東旭集團被立案調查。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7月5日,深圳證監局對*ST旭藍、東旭集團採取責令改正措施,事由爲東旭集團及其關聯方非經營性佔用公司資金餘額高達77.96億元,佔2023年經審計淨資產的70.23%。按照要求,被佔用資金應在收到決定書之日起6個月內(即2025年1月5日)歸還。

然而,截至整改期限屆滿,*ST旭藍及相關方仍未完成整改,公司股票自2025年1月6日起停牌。兩個月後的3月5日,整改事項仍未完成,公司股票於3月7日起復牌,並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根據相關規定,若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之日起的兩個月內仍未完成整改,*ST旭藍將被終止上市。

截至目前,公司非經營性資金佔用餘額仍高達75.27億元,清收未有實質性進展,且未有償還的實質性方案及明確時間表。與此同時,公司存放在東旭集團財務公司資金本息合計28.91億元,亦無法正常提取。

此外,東旭集團的財務狀況並不樂觀。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東旭集團所持*ST旭藍5.77億股處於質押狀態,佔其所持公司股份數量的99.35%;所持5.8億股股份處於凍結狀態,佔所持公司股份數量的100%。

除此之外,東旭集團在東旭光電的大額資金佔用款也一直未清償,截至2024年末非經營性佔用資金餘額爲94.32億元。

鉅額資金被關聯方佔用的同時,*ST旭藍業績也持續低迷。自2019年以來,公司已連續5年陷入虧損,累計虧損額超30億元。根據業績預告,受營業收入下降、財務費用增加影響,公司2024年仍無法走出虧損泥潭,預計虧損額爲3億元至5億元。 同時,公司流動負債超77億元,現金比率僅0.4,償債能力幾近枯竭。

鑑於資金佔用及財務公司存款問題是否能如期解決存在重大不確定性,*ST旭藍難以估計前述事項對減值損失的準確金額,若以上兩項全額計提壞賬準備,最高計提壞賬金額約96億元,可能導致公司2024年度淨利潤增加虧損96億元。

在業內人士看來,公司因2023年度內控報告被出具否定意見,股票已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考慮到大股東非經營性資金佔用等問題,若2024年、2025年財報內部控制繼續被出具否定或無法表示意見,將觸發疊加實施規範類退市風險的情形。

重整保殼之路或已斷絕

長期以來,重組與重整常被*ST公司當做保殼的救命稻草,但退市風險近在眼前,證監會的接連立案使*ST旭藍喪失重組資格。根據《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明確規定,公司及控股股東在被立案調查期間,禁止實施重組上市或發行股份購買資產。

這意味着,即便公司仍有保殼意願,法律層面的硬性約束已切斷其通過資產重組續命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高達75.27億元的資金黑洞又讓*ST 旭藍潛在重整方望而卻步。

根據最高法、證監會《關於切實審理好上市公司破產重整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第九條的規定,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他關聯方違規佔用上市公司資金、利用上市公司爲其提供擔保的,原則上應當在進入重整程序前完成整改。

近期,*ST旭藍雖聲稱“正督促關聯方籌措資金”,但公告顯示公司“目前未有償還的實質性方案及明確時間表”,直接導致公司不符合進入重整條件。

來源: 上市公司公告、證券時報e公司、21世紀經濟報道、每日經濟新聞、公開資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