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OC揭國民黨新會期「優先法案」聲量調查  普發現金1萬議題奪冠

▲立法院國民黨團。(圖/記者林敬旻攝)

記者郭運興/臺北報導

立法院國民黨團日前召開立法實務研討會,拍板新會期優先法案將涵蓋多項民生議題。對此,TPOC臺灣議題研究中心今(3日)分析優先法案網路聲量,「普發現金1萬」聲量超過11.1萬則,碾壓其他議題,其他議題的平均聲量只有約4500多則,差距相當顯著。TPOC指出,但儘管國民黨力推民生法案,國民黨立委的好感度仍出現下滑趨勢,國民黨能否打出好牌,有效靠着主導議題拉高好感度、降低仇恨值,值得外界拭目以待。

TPOC透過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分析今年1月1日至2月24日之間,「立法院國民黨團所提優先法案的網路聲量」,調查結果顯示,「普發現金1萬元」的網路聲量超過11.1萬則,直接碾壓其他12個議題,相較之下,另外12個議題的平均聲量只有約4500多則,差距相當顯著。

進一步分析,排名第二名、第三名的是能源議題,排名第四名、第五名的是提高詐騙刑責。另有「運動產業發展條例」討論度將近5000多則,外送平臺勞動權益保障相關立法約1800多則,恢復勞工7天假、將國定假日法制化則有1700多則,至於修訂「住宅法」明定社會住宅應提供50%比率租予弱勢、「媒體議價法」立法等案,討論度均不到千則敬陪末座。

▼TPOC分析「國民黨優先法案」網路聲量數據。(圖/TPOC提供)

針對「國民黨立委好感度」,TPOC指出,有趣的是,近期不少網友認爲,國民黨定調新會期「民生議題優先」,是爲了因應全臺大罷免浪潮,不過國民黨立委不認同這種說法,但透過網路數據觀察發現,國民黨立委整體網路好感度,在農曆年前後出現有趣對比,自去年底到1月20日農曆年前,其平均網路好感度落在0.7左右,負面聲量略微大於正面聲量,而在農曆年間政治話題熱度消退,正面聲量大於負面聲量,好感度來到1.62,但隨着立法院開議、朝野展開新一波政治攻防,其平均好感度又下降至0.75左右,尤其在2月17日至2月23日好感度下探,來到0.59左右。

最後,TPOC總結,從網路數據觀察發現,當立法院藍綠立委交鋒火熱時,國民黨立委的網路好感度便會出現下滑趨勢,儘管國民黨對外宣示新會期將聚焦民生議題,力推各項民生法案,但是透過數據觀察發現,目前「仇恨值」並沒有因此顯著降低,反而是農曆年間政治新聞平淡時,對其累積正面聲量更有效果。

▼TPOC分析國民黨立委網路好感度數據。(圖/TPOC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