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詐騙今年1至9月陳情案439件 金管會:略為和緩但難以根除

金管會今(18)日公佈最新統計,今年(114年)1至9月民衆陳情投資詐騙案件共439件,雖較去年略爲和緩,但整體仍處高檔。金管會坦言,詐騙幾乎沒有成本但卻是暴利,徹底消滅相當困難。

回顧近年數據,113年全年高達941件、112年787件、111年636件,呈現連續攀升趨勢,但今年似乎略有回落,金管會解釋,近期最常見的仍是「仙股詐騙」,詐騙集團多透過LINE羣組、臉書、YouTube或交友軟體,假冒名人、投資專家、俊男美女,聲稱握有「內線明牌」、「保證獲利策略」,誘導民衆開立復委託帳戶,買進流通量低、易遭操縱的境外低價股。

詐騙手法多以「先小賺、再重套」方式操作:初期少量拉擡股價,讓被害人獲利並建立信任;待受害者加碼大筆資金後,詐團隨即倒貨,股價瞬間崩跌,常在短時間內造成投資人重大損失。

社羣平臺也是詐騙集中爆發的管道。金管會統計,今年1至9月臉書詐騙通報數達3萬3187件,雖低於113年的3萬9362件,但仍遠大於112年的8911件(僅統計4-9月)。

金管會官員指出,詐騙的運作模式幾乎「沒有成本、卻是暴利」,因此在社羣傳播環境下,要徹底消滅相當困難,只能透過警方偵查、銀行平臺攔阻金流等,並呼籲投資人提高警覺。

金管會提醒,不要加入陌生投資羣組、不使用保證獲利的投資APP、不相信來源不明的報明牌。如遇可疑情形,可洽合法證券商查詢,或撥打(02)2737-3434「證券期貨反詐騙諮詢專線」及165反詐騙專線。

投資詐騙打不完,今年1至9月陳情案439件,金管會表示,略爲和緩但難以根除。圖/本報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