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趨勢-秦王掃六合的世界 不會再來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大刀,不只對中加墨,對歐元區的措施已箭在弦上。圖/美聯社
三百年前,經濟學之父亞當史斯密(1723~1790)提出「一隻看不見的手」成爲經典;三百年後,「關稅來了,美國贏了」,一隻看的見的手,信念堅定,成爲焦點。
不意外的,川普總統在1月20日就任之後,隨即實現競選承諾,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世界衛生組織、宣佈南部邊境國家緊急狀態、凍結USAID國際援助款、擬購買丹麥格蘭陵,希望加拿大變成美國第51州。除此之外,實施關稅政策,宣佈對加拿大與墨西哥進口商品課徵25%,中國進口商品課徵10%。
國際貨幣基金IMF 1月預估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3.3%,會優於2024年的3.2%。不過,預計IMF可能在4月發佈最新半年度展望時會將該值下修。基於貿易政策的影響擴大,美國GDP年增率預估會自2024年的2.8%走溫到2.3%,中國大陸由5.0%走溫到4.5%,臺灣由4.32%走溫到3.25%。同時,因電價調整之故,臺灣今年也有可能連續第四年,通膨率CPI高於央行所不樂見的2%之上,目前暫估2025年爲1.94%。
俄烏戰爭2月24日屆滿三週年。這場戰爭造成全球經濟損失估達4兆美元,雙方死傷超過100萬人,至少1,000萬人流離失所。在美國已經表示烏克蘭加入北約之建議「不切實際」之下,歐元區的地緣風險有望得到緩解。不過,因歐盟與美國間長期存在差異關稅,例如歐盟對進口汽車課徵10%關稅,而美國對進口雙B只課徵2.5%關稅,基於歐元區對美國貿易順差已經連續22個月超過100億歐元,川普總統對歐元區採取對等關稅措施,已箭在弦上。
「秦王掃六合」的世界,已經不會再來。川普總統內心自己知道,國家主義興起,本國優先也導致多極化世界的形成。對投資人來說,經濟基本面沒問題,從景氣循環的角度,這一波景氣擴張至少會持續到2026上半年,所以今年不會有景氣衰退,也不易有停滯性通膨。
比較麻煩的是,各國彼此加徵、報復,一連串的貿易政策,反反覆覆不確定,屬於政治面難以預測,因而讓金融市場擔心,譬如課加墨關稅後轉彎暫緩,晶片關稅與臺積電股價,就是明顯例子。以2018年的經驗,只能盡八分力量,必須保留二分來應變川普總統上午跟下午,週二跟週五,想法的改變,也就是有攻有守,且戰且走,保持戰果。
現在的世界,投資人要置身事外不關心政治,真的不容易。貿易是政治,科技是政治,股市是政治,社羣/媒體也是政治,甚至所有經濟學都快變成是政治經濟學。
然科技有助人類未來發展的趨勢沒變,DeepSeek的橫空出世,或短暫衝擊對AI高資本支出的信仰,但Amazon今年資本支出年增率預估爲27%、臺積電至少28%、Google 43%、Meta 61%、Microsoft 62%,科技大廠積極的投入表明在AI模型成本降低所產生的所得效果將大於替代效果,AI運用將更普及於PC、邊緣運算、手機、自駕車、與人形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