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信:平準金啓用應迴歸自律

業內人士指出,高股息ETF一開始沒有平準金設計,因此常常配息不穩定,往往一票資金涌進來後,就會稀釋配息,因此纔開始有平準金的出現,且有一定動用規範,沒想到,後來投信爲了拚配高息,開始大量動用平準金,導致配息率大幅超過成分股息率的現象,甚至多靠資本利得與收益平準金去硬撐配息率,如某些ETF配息率高達12%以上,遠高於指數大約4%的股息率,因而引發各種爭議。

爲此,金管會2023年底訂出「收益平準金動用辦法」,主要有四大精神,一是未包含收益平準金在內的配息率高於參考息率,不得動用收益平準金;二是若要動用收益平準金,ETF發行單位數必須成長達一定幅度;三是包含收益平準金在內配息,其配息率原則上不得高於參考息率,且以帳列平準金佔所有可分配收益的比例,作爲動用平準金的上限;四是配息應優先配發股息以及資本利得,再動用收益平準金。

這次又有投信發生「超配」現象,金管會決定重新公告指引,讓投信更瞭解規則,以免誤踩紅線。投信業者認爲,未來高息ETF超配現象將會減少,但規定趨嚴會壓抑到業者配息意願,像本來可配息10%的ETF,怕下次配不出來而「晴天存糧」只配5%。但配息指引有利投資人可趁此機會,「重新檢視各檔ETF背後的選股邏輯與策略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