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訴達479起!雷軍力挺YU7開售數據,卻難擋配置爭議

近日,小米YU7上市後的輿論風波仍在加劇。

7月3日,《國際金融報》記者發現,部分購車用戶在小紅書、微博等社交平臺控訴小米YU7配置信息存在前後不一致的情況。

配置信息存在前後不一

多名用戶提供的截圖顯示,在小米汽車APP的專屬配置單PDF中,6月29日中午12點前,標準版和Pro版均標註有“外後視鏡自動防眩目”功能,但此後該功能僅在頂配Max版顯示。

而6月26日的發佈會上,官方展示的配置對比中,該功能也僅出現在Max版。

這一差異導致部分未觀看發佈會、僅依據APP配置單下單的用戶認爲受到誤導。

針對這一爭議,小米汽車客服承認配置單PDF存在“文案錯誤”,並表示是工作人員操作失誤所致。但對於用戶提出的補償訴求,客服明確表示“不會賠償”,理由是“鎖單過程中都會讓用戶確認配置信息,且官網配置信息準確”。

配置爭議迅速引發消費者集體投訴。

本報記者查詢黑貓投訴平臺發現,截至7月4日,與小米YU7配置相關的投訴達479件,多名用戶反映“配置描述與實際不符”“系統故障導致鎖單延遲”等問題。

小米YU7自6月26日開售以來,異常火爆,開售3分鐘大定超20萬輛,開售18個小時鎖單超24萬輛。此後小米YU7也經歷了訂單數據質疑以及友商“截和”風波。

7月4日,小米集團港股股價持續下滑,截至收盤,小米集團收盤價爲57.5港元/股,下跌1.03%。按常理,YU7數據光鮮、規劃明晰,股價該呈上漲趨勢纔對,現實卻給其一記重擊。

雷軍直播間迴應輿論

7月2日晚8點,小米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通過線上直播對小米YU7的相關問題進行迴應。

直播開始,雷軍公開了小米YU7發佈前的“三重擔憂”,一是SUV市場競爭激烈,特斯拉Model Y的市場地位難以撼動;二是作爲“豪華高性能SUV”的產品形態能否被消費者接受;三是25萬元以上的定價可能影響市場熱度。

直播裡,他對YU7的開售數據一番力挺,3分鐘大定破20萬臺,1小時達28.9萬臺,18小時鎖單24萬臺,成績堪稱炸裂。

記者發現,小米汽車APP中,YU7標準版鎖單後交付時間最長達61周。雷軍在直播中專門迴應由於小米Yu7爆單,導致友商出現“攔截應對話術”的行爲。

他坦言,內容不太準確,甚至有一些詆譭和歪曲,“我覺得大可不必,每個產品有自己的優點,自信的話講自己優勢就行,沒必要詆譭”。

雷軍表示,“如果大家急着用車,我覺得國產新能源車都還不錯,比如7月3日發佈的小鵬G7、月底將發佈的理想i8,當然,Model Y 也不錯。”

而對於配置問題,雷軍直接在直播間給出解決方案,“我們破例一次,本週日上午10點開始,接受限時改配,但改配後需要重新排隊。”不過,這一方案並未平息來自輿論的質疑。

面對外界質疑聲,雷軍淡定地解釋,大定7天可退是行業通用規則,小米YU7的統計方式與之嚴絲合縫,且SU7系列轉單到YU7的訂單佔比不足15%。

本文源自:國際金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