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現場平和 展現公民力量

韓國總統選舉3日進行投票,晚間八點投票結束後,首爾投票所的票匭統一送到首爾大學的開票中心,進行開票作業,各地投票所的工作人員紛紛帶着票匭來到開票中心清點移交選票。(鄭任南攝)

南韓總統3日投票,首爾各地投票所迎來絡繹不絕的選民,雖然最近幾個月韓國的政治大環境很糟,但是投票現場氣氛穩定,還出現不少全家出動的溫馨場面,記者注意到一對夫妻攜兒女一同前來投票,投票結束後5人在投票所前開心合影,紀念這次民主參與的時刻。顯示了韓國社會雖有分歧,但深厚的民主素養仍足以彌平這些裂痕。但新總統上任將承載着外交、內政與經濟的多重挑戰。

一位中年女性,她神情堅定地表示,自己最關心經濟政策與候選人的誠信與否。他說:「我真心希望下一任總統能爲我們的生活着想,把經濟救起來。」

另一位女性與行動不便的父親一同前去投票,談到政治,語氣平實卻充滿情感:「我是爲了父母輩才參與這次選舉」。他指出,目前無論經濟或文化政策都有待改善,期盼新總統能夠帶來改變,傳達出對家庭與世代責任的重視。

另一位中年男性選民則反覆提及自家經營的生意,強調「讓庶民過得好纔是最重要的」,可見他最爲關心實質的民生改善,而非虛華不實的政治口號。他的發言雖簡單,卻點出了基層民衆長期以來的期待與無奈。

這次總統選舉,被許多民衆視爲左右韓國未來走向的轉捩點,民衆共同的期待是新任總統能夠展現實質行動,而非流於空談。尤其在通膨壓力、青年就業、城鄉差距多種困境並存的背景下,「務實」與「清廉」成爲他們最頻繁提及的關鍵詞。

記者在首爾發現,選民背景各異、表達方式不同,但他們都期待一位真正爲國民着想的領袖。選舉不僅是政黨間的相互傾軋,更是民意的凝聚與期待的出口。從首爾投票所的選民中,我們可以看見勇於選擇的公民力量,也看見韓國大衆真誠、責任與希望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