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學環境倒數 新北、臺南研議改善

靖娟基金會檢視六都十九所學校周邊通學路段,總分平均新北市最低分,臺南市第二低分,新北市交通局長鐘鳴時說,民團的調查出發點是善意的,但不見得全是學校和社區需要的,會參考民團的調查,也會安排會勘,並以學校及社區的需求爲重。

臺南市政府表示,經檢視檢核項目涉及校園外部各項交通環境,將再邀請相關單位共同會勘,研議改善措施,持續建構學生安全通學環境。

國土署指出,中央與地方今年預計合力推動行人友善區建置,逐步擴大建置人行路網,也會與民間團體合作包括行人交通安全設施條例修法研商作業、成立街道醫生團隊、建立全民參與街道改善平臺,及結合大專院校組成人本街道校園推展聯盟等。

被評最低分的臺南日新國小校長徐俊雄說,該校大門是學生主要的上學入口,因爲金華路車流量大,放學時學校另申請義交協助幫忙。金華路面寬大約卅米,校園門口的行人穿越道原已設有行人穿越號誌,另一條行人穿越號誌,也在去年申請裝設完成,學生過馬路更安全。

新北市政府表示,交通局及養工處自二○一九年起即擬定專案,透過標誌標線號誌及實體人行道工程,營造人本友善環境。交通局推動「通學巷弄改善計劃」,因應各校需求規畫綠底行穿線、庇護島及行人專用時相等措施。全市二一一所國小已於二○二一年全數改善,全市一百二十所國高中,已完成一一一所學校會勘,並完成一○三所改善,改善措施會針對學校需求滾動式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