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網股》臺灣大編劇養成計劃 推動臺灣影視內容國際化

臺灣大將從文策院「TCCF PITCHING 提案大會」年度入選項目中,遴選2名最具商業潛力的編劇,提供爲期兩年,總額超過新臺幣3 00萬元的經濟支持,讓創作者安心投入內容開發。此外,提供自由選擇劇本醫生、編劇工作坊等專業課程,幫助提升創作能力。第三年則透過產業媒合,接觸商業市場,由三立電視、瀚草影視等戰略合作伙伴提供實習與指導,並根據實際項目需求,進一步提供美國、日本等影視製作公司的交流機會,協助內容創作者站上國際舞臺。

臺灣大總經理林之晨表示,臺灣內容若要再上一層樓,更多優秀的編劇是關鍵。然而,許多懷抱編劇夢的創作者,卻面臨現實的經濟壓力,無法專注在沉澱與累積,發展出真正能征服市場的劇本。發起「商業編劇人才養成計劃」的初衷,正是爲了解決這一困境。臺灣大推動編劇養成計劃,不只是培育優秀編劇,更希望讓更多臺灣原創故事被世界看見。相信臺灣的豐富文化底蘊與創意人才,加上臺灣大衆多國際頂尖內容產業夥伴的學習機會,能催生影響全球的IP作品,讓本土內容在國際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臺灣大內容發展副總經理鄭偉柏表示,編劇是影視產業鏈的上游起點,具備商業思維的編劇人才及富含市場元素的劇本、IP,是提升臺灣內容產業競爭力的關鍵資源。長期以來,臺灣的編劇人才缺乏穩定進入市場的機會,需要更健康、完善的養成與就業環境,並傳授商業思維。臺灣大希望透過這項計劃,結合多方影視產業資源,讓編劇不只是寫出具商業價值的好故事,更能夠讓作品落地、被投資、進入市場形成正向循環。此外,爲開創更多跨國製作與發行的機會,臺灣大也前往香港國際影視展(FILMART),開創更多國際合作。未來臺灣大將積極參與國際影展與市場活動,拓展合作伙伴,讓臺灣的故事不僅能夠被全球觀衆看見,並開拓更多跨國合制、國際發行與產業鏈整合的契機。

「商業編劇人才養成計劃」的編劇人才評選方式,將由臺灣大邀請國內外影視產業專業評審,依據劇本完整性、團隊製作經驗及商業市場可行性等指標進行書面評選。最終階段將由具國際市場經驗的專業評審及臺灣大團隊,與創作者進行深度對談,傾聽其想法、靈感來源及故事核心意圖,進一步遴選出2位最具商業潛力編劇人才,按月給予經濟支持之外,也鏈結商業夥伴與產業對接機會,期盼本土內容在國際市場佔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