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感染流感、新冠機率達14% 醫:新冠恐在3月升溫
由左至右分別爲臺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常務副秘書長曹玉婷、臺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振國、臺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張峰義、衛福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召集人邱南昌。記者李青縈/攝影
近期出現流感疫苗搶打潮,新冠疫苗受到的關注度低,臺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張峰義指出,新冠目前低度流行,但3月起恐怕會升溫,建議不要等疫情來再打疫苗。衛福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召集人邱南昌指出,新冠疫苗不良事件通報率逐年下降,與流感疫苗日漸趨近。
臺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常務副秘書長曹玉婷說,曾遇過一名70歲伯伯,平常定時回診看高血壓、糖尿病等,控制良好,但一直未接種新冠疫苗。結果不幸染疫,出現胸痛、呼吸困難等,直接赴急診搶救,進加護病房靠插管保命,還好最後痊癒。
後續這位伯伯接受門診追蹤,表示體力變得比染疫前更差、容易疲累,花了逾半年時間休息調養,才漸漸恢復元氣。
根據調查,對於民衆是否接種新冠疫苗的考量,主要考量「疫情嚴重度」,臺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振國表示,不要等疫情發生才搶打疫苗,研究發現,有14%患者可能同時感染流感及新冠,此時進加護病房、插管等風險倍增,建議打疫苗避免重症及死亡。
疾管署統計,同時感染流感和新冠而致重症死亡的病例,幾乎全部沒有接種最新的新冠疫苗。張峰義說,感染新冠病毒可能讓心肌炎、心律不整、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風險提高,甚至對認知功能造成全面性損害,相當於讓認知能力在一年半內衰退20歲。目前新冠屬於低度流行,但預計3月會升溫。
新冠疫苗的安全性一直是影響民衆接種意願的主要原因之一。邱南昌說,根據統計,新冠疫苗不良事件通報,從剛開始接種時的每十萬31.2件,到了接種JN.1疫苗,已逐漸下降至每十萬劑3件,與流感疫苗的每十萬劑2.09件,相去已不遠。
邱南昌推測,原因除了民衆對疫苗緊張度下降,新的新冠疫苗劑量減半,減少接種後不適,常見的局部紅腫、輕微疼痛感通常會在數天內自行消退。另外,黃振國提醒,目前有發燒或正在罹患急性中重症,建議待病情穩定後再行接種。
衛福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召集人邱南昌指出,新冠疫苗不良事件通報率已逐年下降,趨近於流感疫苗。記者李青縈/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