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精礦加工費大跌侵蝕利潤,雲南銅業陷“增收不增利”困境

(原標題:銅精礦加工費大跌侵蝕利潤,雲南銅業陷“增收不增利”困境)

2024年銅價在強勢美元、弱傳統需求、高顯性庫存的背景下仍創歷史新高,雲南銅業(000878.SZ)營業收入創下歷史新高,但銅精礦現貨加工費大幅跌價也讓公司成本承壓,全年利潤同比減少近二成。

3月25日晚,雲南銅業發佈2024年年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80.12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21.11%;實現歸母淨利潤12.65億元,同比下降19.91%,連續兩年出現同比下滑。公司擬每10股現金分紅2.4元(含稅),分紅總額4.81億元。

2025年以來,銅可謂是風口上的週期之王,關稅預期下美銅溢價持續拉大,倫銅與滬銅年內均有不同程度漲幅。隨着二季度旺季到來,全球風電、光伏、新能源汽車需求持續增長料將支撐銅的需求端,在加工費持續低迷背景下,若冶煉廠減產現象持續擴散,銅礦端短缺或逐步向金屬端傳導,銅價有望迎來上行週期。

市場各方看多銅價上行的同時,也表達了預計2025年銅精礦冶煉加工費進一步跌價的觀點。這對於以銅業爲核心主業的雲南銅業來說,2025年或仍面臨不小的成本壓力挑戰。

銅精礦加工費大跌侵蝕利潤

雲南銅業的主要業務涵蓋了銅的勘探、採選、冶煉,貴金屬和稀散金屬的提取與加工,主營產品陰極銅、黃金、白銀、工業硫酸等。

分季度看,雲南銅業四季度淨利潤下滑拖累了全年業績,當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89.57億元,環比同比均實現增長,而歸母淨利潤虧損2.57億元,環比減少155.64%,扣非後歸母淨利潤虧損2.73億元,環比減少161.8%,系全年單季度利潤低點。

2024年銅價高位震盪,帶動了雲南銅業的營業收入增長,但全球銅精礦市場供應偏緊,銅精礦現貨加工費大幅下降,給公司生產成本帶來壓力,毛利空間收窄,盈利能力承壓。

就應對加工費大幅波動的措施,雲南銅業表示,公司加工費使用長單、現貨等模式,其中進口銅精礦採取TC/RC結算,採取年度談判、季度談判等方式,公司努力與銅精礦供應商積極談判,穩定長單供應量,爭取保障生產有序開展。

具體來看,2024年,雲南銅業的工業及非貿易收入1033.68億元,毛利率爲5.78%;貿易收入746.44億元,毛利率爲0.53%。分產品看,雲南銅業的陰極銅和貴金屬業務毛利率均不同程度下滑,是導致盈利減少的原因,其中,公司的陰極銅實現營業收入1328.23億元,佔公司總營收的74.61%,毛利率爲1.92%,同比減少1.42個百分點;貴金屬實現營業收入112.38億元,毛利率達5.36%,同比減少3.93個百分點;硫酸的毛利率提升了46.08個百分點至40.02%,但該業務營收僅佔公司總營收的0.74%,達13.11億元。

產量方面,2024年雲南銅業的五大主營產品的產量均同比下滑,公司生產陰極銅120.60萬噸、黃金12.71噸、白銀348.99噸、硫酸482.86萬噸、精礦含銅5.48萬噸,同比變化分別爲-12.61%、-21.56%、-52.68%、-7.06%、-13.97%。

陰極銅是雲南銅業最核心產品,其產量下滑或系公司主動去庫存所致。截至四季度末,陰極銅的庫存量爲7152.08噸,上年同期爲17129.11噸,同比減少58.28%。公司的黃金和白銀庫存分別同比增長60.64%、226.99%,硫酸庫存下降4.04%。

就陰極銅庫存大幅減少原因,雲南銅業稱,公司加強銷售力度,推動年底庫存量降低,黃金與白銀庫存增長都是因爲產品尚未進行銷售,屬於正常庫存變動。

截至2024年末,雲南銅業旗下的礦山有迪慶有色、玉溪礦業、迪慶礦業、楚雄礦業、涼山礦業、思茅山水。公司精礦含銅產量按合併報表口徑統計爲5.48萬噸,同比下降13.97%。

2024年國內銅價總體呈現上漲走勢,SHFE當月期銅和三月期銅均價分別爲75020元/噸和75202元/噸,較2023年分別增長10.34%和10.98%。

銅精礦加工費降價預期仍強

資源儲備是礦業企業成長的基石。礦山端,普朗銅礦爲公司的核心礦山,2024年,雲南銅業的新增推斷及以上銅資源金屬量9.18萬噸,完成年度目標,連續4年實現年度增儲量大於礦山產出消耗量。截至報告期末,雲南銅業的保有銅資源礦石量9.64億噸,銅資源金屬量365.09萬噸,其中,迪慶有色保有銅資源礦石量8.46億噸,銅資源金屬量280.37萬噸。

銅價上漲時,冶煉廠的高成本存在擠壓利潤的風險。冶煉端,雲南銅業主要有西南銅業、赤峰雲銅、東南銅業,產能分別爲55萬噸、40萬噸、45萬噸。雲南銅業的產能佔比近40%,爲雲南銅業最大冶煉廠,報告期內,雲南銅業的西南銅業搬遷項目提前投產,東南銅業電解提質增效項目建成投運,公司陰極銅產能突破140萬噸。

雲南銅業的礦山未來增量不只來自勘探,市場對大股東注入資產持有預期。根據財報,雲南銅業是中鋁集團、中國銅業旗下唯一銅產業上市公司,公司第一大股東是雲南銅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雲銅集團”)。在2022年,雲銅集團完成了將迪慶有色全部注入上市公司,解決同業競爭問題。

按照雲銅集團原先承諾的計劃:完成注入迪慶有色全部股權後的一年內,啓動注入涼山礦業股權注入。雲南銅業在年報中提到,雲銅集團對相關承諾進行延期,“在符合相關法律法規、中國證監會相關規章以及相關規範性文件規定的注入條件的前提下,在2026年11月29日之前,啓動將持有的涼山礦業股份有限公司股權注入雲南銅業的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雲銅集團此前將其持有的涼山礦業40%的股權委託公司管理,爲期三年,已於2024年12月31日到期。

2025年,銅價表現站上有色金屬行業的風口,關稅預期擾動全球三大銅價差距進一步拉大,滬銅與LME銅價差走闊,海外銅價強勢,進口虧損導致進口量下降,導致出口利潤窗口打開,這一定程度會加速後續國內去庫進程。

截至目前,有三家主營業務爲銅的上市公司發佈了年報,紫金礦業、洛陽鉬業、雲南銅業。記者梳理三份年報與機構研報發現,看多今年銅價高位運行是當前各方的共識,而銅精礦加工費存在進一步降價預期。

雲南銅業預計2025年國內冶煉企業簽訂銅精礦長單加工費(TC/RC)Benchmark 降至21.25美元/噸和2.125美分/磅,遠低於2024年,現貨TC也大幅下降,國內銅冶煉廠面臨減產風險,隨着海外冶煉產能的釋放,銅精礦供應有進一步收緊的趨勢,國內銅冶煉企業將進一步承壓。

洛陽鉬業認爲2025年銅供需偏緊,預計傳統用銅領域需求穩定,能源轉型行業用銅需求強勁增長,特別是來自電網和電力基建的需求。

紫金礦業在年報中均提到了銅冶煉減產預期和銅供需偏緊。公司稱,2025年,銅市將呈現"宏觀大年"和"基本面小年"的行情演變。全球精煉銅市場預計維持弱平衡,但冶煉加工費降至負值,以及地緣政治衝突對部分銅主產國的影響,銅礦供應擾動和冶煉減產等預期博弈構成短期價格催化。

東海期貨認爲,2025年,全球銅精礦產量預計新增74萬噸,但銅精礦供需預計仍然偏緊,或將施壓國內煉廠長單加工費,同時,海內外冶煉廠產能增長幅度顯著大於銅精礦新增產量。需求端看,電力電網、光伏、風能、新能源汽車等行業對銅的需求維持強勁,預計供應增速或不及需求,銅價仍有上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