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湖建成6個旅遊場景 農戶戶均年增收5萬元
去年,潼湖文旅發展破題出圈,建成6個旅遊新場景,吸引遊客超20萬人次,帶動農戶戶均增收5萬元。今年,潼湖圍繞花果山、觀洞水庫、黃屋古村等資源稟賦,串聯推出“環潼湖行”精品旅遊路線,引導發展休閒垂釣、採摘體驗、賞花旅拍等業態,力爭遊客同比增長25%。
10個行政村經營性收入突破20萬元
2024年,潼湖鎮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產值33.1億元,同比增長16.8%,規上工業總產值174.73億元,同比增長22.6%,增幅雙雙位居全區第一,連續4年保持雙位數高增長。
取得如此成績是由於重點項目加力提速。潼湖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劉瑞清介紹,去年潼湖推動東君、力進等13個項目新落地,宇泰通信、波頓電子等4個項目新開工,TCL華瑞照明、鵬錦科技等13個項目新投產。吸引乾豐電氣、歡創智造等70家企業進駐,新增企業主體514家、增速全區第一,再添專精特新企業3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實現零突破,規上企業增至105家、相較2023年實現“翻一番”,規上工業總產值三年連跨三檔、相較2020年實現“翻三番”,創下全區最快增長紀錄。
同時,潼湖文旅發展破題出圈,建成投用黃屋村三角梅瀑布、敦倫書室革命歷史文化展覽館、“仲愷·潼湖源”鄉村田園綜合體(一期)、學子堂(許願樹)等6個旅遊新場景,“潼湖生態人文自駕之旅”獲評2024年惠州“最美農村路”自駕路線,吸引遊客超20萬人次,衍生文旅經營主體345家次,帶動農戶戶均增收5萬元。自主策劃潼湖文旅手繪地圖、農家樂一覽表,助力10個行政村經營性收入突破20萬元,11個行政村集體經營性收入整體增幅達48.84%,位居全區第二。
力爭新能源產業集羣產值突破120億元
2025年,潼湖鎮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7%,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0%以上、突破200億元。
劉瑞清表示,潼湖將堅定“一帶兩圈”總體格局,實施一二三產全域招商,重點圍繞豪鵬新能源、億緯等龍頭企業開展鏈條招商,構建更強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集羣,力爭新能源產業集羣產值突破120億元;圍繞低空經濟、人工智能等前沿風口,緊密聯動港之龍、深圳市微波通信行業協會等招商盟友,每月赴區外招商至少一場次,力爭全年新招引新興產業項目不少於5宗;圍繞TCL華瑞、豪鵬新能源等企業剝離研發設計、貨物運輸、批發服務等高附加值產業,引導潼湖商會、香港惠州仲愷社團總會等會員企業參與生產性服務業項目建設,力爭推動生產性服務業企業突破10家。
今年,潼湖將支持現有的建築材料、五金加工等傳統產業向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推動50家開展技術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力爭規上企業存量突破150家、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200億元。培育壯大創新主體,力爭到2025年高企存量達到67家、2027年高企存量突破100家。
採寫:南都記者 楊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