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爲何叫“帝王病”?它是吃出來的嗎?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27日訊飲食是痛風的重要誘因,痛風在過去被稱爲“帝王病”,主要是因爲它在歷史上多發生在富裕和權力階層,尤其是帝王貴族中。這些人羣通常飲食豐富,攝入大量高嘌呤食物,如海鮮、紅肉等,導致體內尿酸水平升高,從而引發痛風。但也不單純跟飲食有關。

尿酸升高的原因有三類:

1.生成過多:長期攝入高嘌呤食物(如動物內臟、海鮮、濃湯)、飲酒(尤其是啤酒),或體內嘌呤代謝異常。

2.排泄減少:腎臟功能減退、藥物影響(如利尿劑),或遺傳因素導致尿酸排泄障礙。

3.混合因素:多數患者是生成過多+排泄減少共同作用的結果。舉個例子,尿酸就像身體裡的“垃圾”,如果“生產垃圾”太多,或“清理垃圾”的通道堵塞,就會堆積成災。

閃電新聞記者 韓玉靜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