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場電影“同票不同價”?消費者觀影遭遇“大數據殺熟”
近日,淮安一對閨蜜通過同一家電影院的APP購買同一場電影票時,竟出現了3.8元的差價。經淮安市清江浦區消保委調查,差價產生的原因是一人爲老顧客,另一人則是首次使用該APP購票。
閨蜜AA制觀影,遭遇“同票不同價”
不久前,家住淮安清江浦區的丁女士和紀女士相約前往市區某影城觀影,並商定爲AA制,各自花錢購買電影票。當日上午9點左右,丁女士通過影城APP購買了一張13:30的電影票,票面價格爲37.6元/張。而紀女士在上午10點左右,同樣通過影城APP選購同場次電影票,價格卻爲33.8元/張。
觀影結束後,丁女士向紀女士抱怨電影票價格偏高,稱自己花費近40元。紀女士聽聞後十分詫異,拿出自己的電影票比對。這才驚訝地發現,雖是同場次電影票,價格卻相差3.8元。儘管金額差異不大,但影城這種差異化定價行爲,讓丁女士感覺自身權益受到侵害。二人當即找到影城,要求就價格差異給出合理解釋並予以賠償。然而,影城方面未能給出令她們滿意的答覆,溝通陷入僵局,無奈之下,她們選擇向清江浦區消保委投訴。
淮安清江浦區消保委工作人員接到投訴後,迅速前往該影城展開調查覈實。經調查確認,該影城APP確實存在針對不同消費者的差異化定價情況。原來,丁女士是影城的忠實老顧客,2024年已在該影城觀影達6次,其觀影信息在影城系統中有詳細記錄;而紀女士則是首次光顧該影城,且訂票時間臨近放映時段。影城爲吸引新顧客,特給予紀女士優惠票價。但關鍵問題在於,該影城並未在經營場所及APP上對這一優惠活動進行任何公示,導致消費者在購票時對價格差異毫不知情。
“大數據殺熟”屢見不鮮,破壞市場價格秩序
面對淮安清江浦區消保委的調解,起初這家影城以經營策略爲由,對調解賠償一事持牴觸態度。經過清江浦區消保委工作人員深入溝通調解,該影城最終認識到自身行爲的不妥之處,同意退還丁女士多支付的3.8元,並額外提供4次免費觀影機會作爲補償。丁女士和紀女士對這一處理結果表示認可和滿意。
“《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中有關於經營者應明碼標價,確保價格信息真實、準確、完整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也明確消費者享有知情權、公平交易權等相關權益。”淮安清江浦區消保委工作人員表示,這種未公示的差異化定價行爲,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還違背了市場公平交易原則,可能引發消費者對影城的信任危機,從長遠來看不利於影城的經營發展。
該工作人員進一步分析,在當前數字化消費時代,“大數據殺熟”現象在各類APP中屢見不鮮。商家往往通過複雜多樣的營銷手段,實現對不同消費者的差異化定價。除常見的優惠券玩法外,部分平臺還會依據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搜索記錄、購買頻率等大數據信息,精準分析消費者的價格敏感度和消費承受能力,進而實施“大數據殺熟”行爲。由於大數據技術的複雜性和隱蔽性,監管部門在監測和執法過程中面臨諸多困難,導致此類現象難以得到有效遏制。
“大數據殺熟”這種行爲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切身利益,還對整個行業信譽和市場公平競爭環境造成負面影響。淮安清江浦區消保委工作人員表示,在電影行業,部分影城爲追求短期利益採用此類不當定價策略,可能引發消費者對整個行業的不信任,降低消費者觀影意願。從市場層面看,這種不公平競爭方式破壞了市場的正常價格秩序,擠壓了誠信經營企業的生存空間,阻礙了行業的健康發展。
通訊員 何劍峰 曹如鬆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朱鼎兆
校對 嚴靜
編輯 丁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