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SA基金怎麼挑? 理財專家建議這樣做
▲選擇值得信賴、夠穩健的投資平臺,作爲長期理財的神隊友。(示意圖/資料照)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爲協助民衆長期理財,國內最大基金平臺-基富通推出「TISA好享投」,提供完整的TISA基金,不只着重長期績效,也重視波動風險,簡單說就是「要夠穩健」,讓民衆在長期投資時都可以感到安心。因此,TISA不只是準退休族的福音,更是新鮮人圓夢、青壯年成家創業、新手爸媽育兒的神隊友。
雖然TISA基金已透過專家學者進行第一層的篩選,將市場上2,000多檔基金收窄範圍到60多檔,不過,對於不擅長理財或初次接觸的「首投族」,可能還是得花點工夫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標的。
依風險承受度挑選合適基金理柏(LSEG Lipper)亞太區研究總監馮志源表示,挑選投資標的仍然要回歸初衷,也就是看個人的風險屬性是哪一種。如果是能夠承受較大的市場波動,如正負20、30%以上的漲跌,可選擇股票型基金;如果承受度稍低,大概10到20%波動,可挑股債多元配置的平衡型基金。
如果是保守型投資人,除非是已進入退休階段,選擇債券型基金固定領息,一般來說,長期投資不建議太過保守,否則無法追趕通膨速度,建議適度承擔風險,至少也要多元資產的平衡型基金,或挑選與理財目標年限相近的目標日期型基金。
定期定額複利效果勝高股息財經主持人、本身也是投資達人的葉芷娟說,近20年股市的年化報酬率都有8%水準,假設每月定期定額投資5,000元到股票型基金,同樣的報酬率下,出社會第一個10年走完,將能累積到90多萬元,做爲人生的第一桶金,足夠實現不少的夢想。
理財教母林奇芬以自身經驗,分享過去基富通推出「好享退」專案(TISA前身)時,就建議剛出社會的兒子定期定額投資好享退基金,至今六年,已經不知不覺存下一筆財富。
林奇芬認爲,不管是青壯年儲備圓夢的財富或未來的退休金,只要是現階段不需要依靠領息過日子,其實不必把所有資金投入高配息的金融商品,透過TISA基金都是累積類型的特色,即使是高股息的基金,都能讓股息、債息自動滾入再投資,反而更能夠提升整體的資產報酬率。
全球股+臺股基金增強動能親子理財專家馬哈表示,除了爲自己的未來規劃之外,新手爸媽可將孩子每年收到的紅包分爲12等分,定期定額投入TISA帳戶。以每月1,000-3,000元爲例,假設年化報酬率6%,從孩子3歲到18歲,累積資產可達30-90萬元,足以支應大學學費,大大減輕未來的負擔。
爸媽該怎麼挑孩子的教通月基金?馬哈建議,如果只有1,000元,優先選擇全球股票型基金,投資風險比較分散;資金稍多可挑2、3檔以上基金的話,再搭配單一市場但比較熟悉的臺股基金,藉此強化資產增長的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