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SA 基金績效亮麗 統一臺灣動力上揚16.8%最突出

TISA 基金 績效亮麗。聯合報系資料照

FED啓動降息循環,資金行情發酵,加權指數10月單月上漲9.3%,統計目前市面上21檔投資國內標的的TISA級別基金,10月單月打敗大盤的有11檔。其中又以統一臺灣動力基金績效16.8%、統一大滿貫基金16.6%的表現最突出。

投信法人表示,除了受惠AI需求推波助瀾,TISA級別基金低經理費、免手續費,有利淨值表現,助攻投資臺股的TISA級別基金繳出亮眼成績。

統計10月單月,以及今年以來報酬雙雙打敗大盤的則有九檔基金,包括凱基臺灣精五門基金、統一臺灣動力基金、統一大滿貫基金、PGIM保德信中小型股基金、國泰臺灣高股息傘型基金之臺灣高股息基金、PGIM保德信高成長基金、富邦精銳中小基金、羣益馬拉松基金、施羅德臺灣樂活中小基金。

凱基臺灣精五門基金研究團隊表示,據財政部初估,臺灣10月出口額介於528億至549億美元,年增率約爲28%至33%。隨着AI需求持續強勁及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旺季來臨,預期電子產業將持續帶動臺灣出口成長。臺廠的技術優勢與產業領先地位,也持續吸引外資青睞,總計9月外資淨匯入91.6億美元,累計前九個月淨匯入326億美元,與去年全年度的378億美元相比,已達86%。2025年的最後兩個月,在電子傳統產業旺季效應加持下,可望持續吸引外資匯入。

凱基臺灣精五門基金研究團隊指出,隨着AI晶片規格不斷升級,對晶片的製程技術與良率也會更加要求,進一步帶動晶片測試及相關設備產業的需求。臺灣測試服務產業憑藉技術領先與在地化供應鏈優勢,有望在AI趨勢中維持強勢競爭力,將是下一階段可以留意的投資方向。

統一大滿貫基金經理人張哲瑋表示,主計總處公佈臺灣第3季GDP概估值,年增率衝上7.64%,較8月間的預測大幅增加4.73個百分點。主要受惠AI熱潮持續,加上消費性電子產品備貨需求增加所致。由於第3季經濟表現遠超預期,受惠AI需求強勁、出口動能仍在,經濟成長率可望再上修,有望超越4.5%,甚至趨近5%。

臺股企業在AI成長下帶動,營收持續上升,惟目前股市持續創下新高,預估短線將呈現大區間震盪。建議投資策略以選股爲重,看好長線成長趨勢明確的AI類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