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過逼宮 強勢柯建銘變包容
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鍾佳濱(右)指出,黨團總召柯建銘(左)角色從過去非常強悍,到現在這個會期有更多包容。本報資料照片
綠營大罷免失利後,檢討矛頭之一對準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黨內隨即開始一連串逼宮行動,柯建銘最終保住總召大位。不過,不少民進黨立委近期都發覺,挺過逼宮之後,柯建銘真的變了,從黨內開放更多溝通,到行政院開行政立法協調會報,對立院議題都不再強勢主導。
一位民進黨立委就透露,現在和行政院開會,老柯通常都是坐在行政院長卓榮泰旁邊,席間多數時間都在聽取有列席的黨團成員表達意見,卓揆都會問,「總召有沒有什麼看法」,柯建銘有別於以往強勢主導,現在都說,「你們講就好」,態度明顯放軟。
柯建銘態度轉趨軟化的時間點,可以回溯到大罷免結束後,立院首度進行的朝野協商。他當天即表示,今天是大罷免結束後朝野協商,朝野應該要理性對話來追求國家發展;連立法院長韓國瑜聽完後稱讚,要給柯總召點兩個贊,「溫良恭儉讓,柯總召回來了」,以前是「溫良恭從來不讓」。
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鍾佳濱表示,關於柯建銘有沒有改變,他的答案很肯定「是的」,這也是黨團成員共同期待,讓多元聲音可以儘量發揮。
另有綠委舉例,國民黨立院黨團日前提案,執意要提出「樺加沙風災暨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災後重建特別條例」,與執政黨立場牴觸,該條例日前在立院逕付二讀闖關,要是以前的柯建銘,一定號召甲級動員,在議場內大張旗鼓抗議;但這回老柯不再各個立法流程都大動作搞對抗,顯然有「老柯正常化」走向。
鍾佳濱指出,柯建銘角色從過去非常強悍,到現在這個會期有更多包容,讓黨團成員可以更自主表示意見,也願意整合不同意見後,將黨團看法傳達給行政院,他認爲柯建銘現在這樣的角色很好,民進黨團本該接納多元意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