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辦不廢校 臺南西埔國小轉身社區中心
臺南市南化區西埔國小暑假後併入南化國小,校園正式走入歷史,再由民間協會接手,規畫活動活化閒置校地,最近就爲居民舉辦1場中秋節前夕的音樂會。(臺南市教育局提供/程炳璋臺南傳真)
臺南市偏鄉少子化愈趨嚴重,南化區西埔國小今年暑假後只剩11名學生,正式裁校併入南化國小,合併後南化國小也僅有95人,已是當地3間小學中最大校。閒置的西埔國小校舍將由民間公益協會接手,轉型成爲社區學習中心。
南化區是臺南市最東邊的行政區,西埔國小成立至今有67年曆史,原先就是南化國民學校西埔分校,1959年獨立設校,卻因偏鄉少子化嚴重,今年6月畢業後,全校只剩11名學生、7名老師,暑假後裁併入南化國小,3位老師留任,其餘調往他校,全校共95人,已是南化區內北寮國小、瑞峰國小共3校中人數最多的學校。
南化國小校長張理誠表示,西埔國小學生自去年起就提前磨合,每週2至3天移往南化國小上課,學生逐步適應新校園環境,今年暑假後開學才能順利無縫接軌就讀。
停辦的西埔國小仍名爲「南化國小西埔校區」,其中三分之二校舍由基督教長老教會背景的臺灣金古記念生命關懷協會認養。其餘作爲里長、社區發展協會與校史室使用空間,由校友、里民和退休校長、會長組成「西埔校區志工團」。未來閒置的校舍空間,由金古協會負責辦活動活化,社區負責維護環境。
金古協會爲公益性質民間社團,主要任務照顧弱勢居民,曾爲南化區小學辦過寒暑假營隊。目前嘗試將西埔校區轉型爲區域性學習中心,嘗試開辦農業營、新住民據點與南化數位機會中心。還爭取到鴻海教育基金會「鴻海星光計劃」,提供近20名學童課後學習輔導。
正值中秋節前夕,金古協會與在地社區共同策畫在西埔校區辦理中秋音樂晚會,開啓校園活化再利用,將社區打造爲多元化的學習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