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爲你推薦”背後秘密,新聞資訊全知道!

上次你在TikTok上瀏覽“爲你推薦”頁面時,有沒有看到關於時事、政治或者突發新聞的視頻呢?

如果你是美國使用TikTok的63%的青少年或者33%的成年人中的一員,那你可能看到過。但這些視頻從何而來?是誰製作的?你又是否應該相信視頻內容呢?

作爲一名研究社交媒體新聞內容已超十年的傳播學研究者,我可以分享關於在TikTok上獲取新聞需要知道的三件關鍵事情:哪些視頻算作新聞、它們是如何推送給你的,以及當你看到這些視頻時應該怎麼做。

這三件事就是媒體研究者所熟知的新聞素養“5C”中的三個:內容(content)、傳播(circulation)和消費(consumption)。雖然它們可應用於任何類型的新聞使用,但對於TikTok來說尤爲重要,因爲在TikTok上任何人都可以創作內容,而且算法決定我們能看到什麼。

TikTok上滿是用戶生成內容——即由該應用上的其他用戶而非官方新聞機構創作的內容——所以思考你的推送內容是什麼很重要。這意味着要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新聞,什麼是其他內容,比如觀點或者廣告。

任何用戶都能發佈自己的觀點,不管有沒有證據支持。TikTok有一些規定,明確哪些內容不能發佈,例如被認爲不適合未成年人的內容或者騷擾、仇恨言論等有害內容。儘管如此,任何人都可以就任何事情發佈自己的想法,包括時事。這就意味着僅僅因爲一個視頻出現在這個應用上,並不代表它就是真實的。

TikTok在廣告領域已經是個重要角色了,僅在美國,預計2026年的廣告收入就將超過130億美元。TikTok盡最大努力使那些通過付費廣告推廣的視頻看起來與其他內容無異。你可能看過一些看起來像是‘真實’內容的視頻,像是單個用戶的無償想法,結果卻發現是付費品牌合作的一部分。

然而,該平臺確實有關於廣告的規定,並且提供了一些識別付費帖子的線索。在視頻的標題或用戶名附近尋找“贊助”或“廣告”標籤。另一個要尋找的是標題中的所謂“行動呼籲”,比如“點擊鏈接瞭解更多!”

TikTok沒有分享新聞的具體規定,也沒有將新聞與其他類別的信息(如觀點、喜劇或視頻博客)區分開來。另一方面,知名新聞機構的記者必須遵循一定的標準。

首先,記者會審查並引用消息來源。這意味着他們會說明採訪了誰或者是哪位專家提供了信息,並且他們已經做了研究以確保消息來源首先是可靠的。他們和其所在出版物的編輯也會覈實或查證內容以確保其真實性。所以分享新聞內容的視頻應該說明信息來源並提供指向該來源的鏈接。

如果你沒有搜索TikTok視頻,那可能是它推送給你的。到目前爲止,普通社交媒體用戶都曉得,TikTok有一個算法來決定給他們展示啥內容。算法是一種方程式,它能瞭解你的喜好並決定如何向你推薦更多同類內容。

在TikTok(海外版抖音)上,你可以點擊“分享”,然後點擊“爲何推薦此視頻”來了解更多爲何向你推薦某個視頻的信息。通常,這是因爲你觀看、點贊或評論過類似內容、搜索過相關話題或者關注過類似賬號。推薦內容還包括你附近近期發佈的視頻以及你所在地區流行的話題。

要記住的最重要的一點是,每個TikTok用戶都會得到基於自身行爲的個性化內容推送。與過去不同,過去我們更多的新聞來自主流媒體——比如閱讀同一份城市報紙或者觀看同一條本地新聞——現在我們可能不知道其他人正在接收什麼新聞。如果你看到很多關於同一話題的內容,這很可能是算法對你的推送進行了個性化定製,而不一定是因爲這是新聞中最重要的話題。

你可能知道“假新聞”——研究人員通常稱之爲錯誤信息——而且網上有很多這樣的信息。社交媒體應用也知道這一點,並且嘗試了不同的方法來防止其傳播,比如使用事實覈查員來標記有問題的內容。

然而,我團隊自己的研究表明,這些事實覈查項目可能不是很成功。一些應用,如Facebook(美國社交網絡平臺臉書)和Instagram(美國社交圖片分享平臺照片牆),甚至完全停止了事實覈查項目。雖然TikTok不允許存在意圖欺騙大衆的虛假信息傳播活動,但該應用並不禁止人們分享僅僅是不準確的信息。

這意味着,除了你在上面已經讀到的線索之外,你還需要培養自己判斷TikTok上什麼是真實信息的能力。

首先,思考一下你自己的觀點和偏見。我們都有(自己的觀點和偏見)啊!甚至新聞機構也可能存在偏見,這意味着它們中的一些傾向於從某種政治視角來報道新聞。

你越是接觸自己已經認同的內容,你就會看到更多此類內容,而且你對它的的看法就會越堅定。相反,思考一下存在哪些其他觀點,並從他們的角度搜索內容。一種做法是從不同政治派別的知名新聞機構尋找內容。

其次,留意你獲取信息的來源。你所有的新聞都來自社交媒體嗎?研究表明,將社交媒體作爲主要新聞來源的美國人知道的更少,相較於那些從幾乎任何其他新聞來源獲取新聞的人。例如,在2010年的一項研究中,他們無法回答像唐納德·特朗普彈劾案和新冠疫情這樣的時事問題,而且更有可能接觸到陰謀論。選擇一兩個新聞網站並註冊它們的新聞提醒吧。

最後,持續評估你的“爲你推薦”頁面上的內容。你不需要停止使用TikTok,但要不斷尋找那些表明信息是否可信的線索:信息來自誰?是記者、新聞機構嗎?或者可能是一位新聞網紅,即在社交媒體上因分享時事而擁有大量粉絲但不一定是記者的人。他們是否引用並鏈接到消息來源?

如果你找不到這些信息,你應該在網上搜索這個話題。如果你沒有發現任何知名新聞機構報道此事,你可能需要重新考慮是否相信它並分享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