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穹燒錢攔截 以抗伊一夜344億
2023年10月以色列「鐵穹」防空系統攔截從迦薩走廊發射的火箭。(路透)
賴清德總統於國慶宣佈打造「臺灣鐵穹系統」,雖未知具體規畫,但以色列的鐵穹,是該國最重要的防禦武器之一。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曾估計,一組鐵穹系統的生產成本就超過1億美元,而鐵穹在應對重型火箭炮襲擊時,也並非所向無敵,仍會面臨挑戰。
鐵穹希伯來語中被稱「Kippat Barzel」,是一種移動式的全天候防空系統,透過發射導引飛彈,攔截敵方來襲的火箭、飛彈等其他短程威脅,保護以國民衆免受空擊傷害。自2011年3月投入使用以來,該系統經多方面升級,成功阻擋無數枚火箭襲擊以色列社區。
鐵穹由以色列國營、美國支持的「拉斐爾先進防禦系統公司」研發,系統使用雷達追蹤來襲的火箭炮,並確定飛彈軌跡是否威脅保護區域,例如具有戰略意義的地點或人口密集區。若確實構成威脅,指揮控制中心就會發射塔米爾(Tamir)飛彈來攔截。然而,鐵穹並未配置在保護區域外的地點發射,因此不會危及人員或建築物的火箭彈,通常會被忽略並允許着陸。
美國會研究服務處2023年的報告,將鐵穹描述爲一種機動式反火箭、反迫擊炮和反火炮系統,可攔截約4至70公里外的發射物。據估計,以國部署至少10組鐵穹,每組能保衛約155平方公里的人口稠密區。不僅如此,每組鐵穹系統還配備3到4部發射器,每部發射裝置最多可容納20枚塔米爾飛彈。
然而,鐵穹在應對重型火箭彈襲擊時,存在弱點。歐洲政策分析中心曾指出,該系統可能易受「飽和攻擊」,即敵方從多方向同時間發射飛彈時擾亂。
再來,從去年4月的以色列、伊朗衝突來看,伊朗一晚上對以色列發射約120枚彈道導彈、30多枚巡弋導彈和約170架無人機,以軍用鐵穹成功攔截99%空中武器。然而據以軍參謀長阿彌諾奇估算,以國單是該晚,就燒了新臺幣344億至431億元的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