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韓國只訪菲日 釋放美"印太戰略"怎樣新信號
剛剛過去的週末,美國防長赫格塞思結束了上任後的首次亞太之行,而行程背後的深意值得警惕。
此次訪問跳過傳統盟友韓國,將菲律賓納入行程,這一變化凸顯美國“印太戰略”的調整,是在軍事層面強化對該戰略支撐的表現,也昭示着特朗普迴歸白宮後的軍事重點走向。
在日本,美日防長會談內容豐富,從加強安全合作、推進聯合軍事指揮部建設,到計劃聯合生產導彈,無一不透露着美日企圖在軍事上深度捆綁,進而鞏固其在亞太地區影響力的野心。赫格塞思還反覆敦促日本提升軍費,試圖讓日本在其戰略佈局中承擔更多“成本”。
然而,赫格塞思對二戰日軍的不當讚揚,爲強化美日同盟不惜模糊歷史事實,這種行徑嚴重傷害了國際情感,也暴露了其爲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本質。
赫格塞思在菲律賓的訪問同樣動作頻頻。宣佈部署先進武器裝備、達成聯合演習協議、計劃擴大軍事工業合作,美菲軍事關係升溫明顯。與此同時,美日菲還在南海舉行聯合海軍演習,打着提升協作的幌子,實則是對中國南海主權的公然挑釁,嚴重破壞地區和平穩定。
面對赫格塞思此行一系列炒作“中國威脅”、煽動地區緊張局勢的行爲,中國外交部明確迴應,美日軍事安全合作不得針對第三國。
美國這種以“美國優先”爲幌子,肆意干涉他國內政、破壞地區穩定的做法,不過是其霸權思維的延續。亞太地區國家應認清美國的真實意圖,保持清醒和警惕,避免被捲入美國的霸權棋局,共同維護地區的和平與繁榮。
編輯: 史瑞鋼
責編: 趙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