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生物“拒收”派林生物之謎

血製品企業派林生物(000403.SZ)的控制權轉讓突生波瀾。

今年6月,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生物”)計劃收購派林生物控股股東共青城勝幫英豪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勝幫英豪”)所持有的全部股份(21.03%),交易金額不低於38.44億元。

但中國生物旗下同時還控制着血製品企業天壇生物(600161.SH),這導致其與派林生物構成同業競爭。

爲了解決這一問題,中國生物計劃將此次收購派林生物的機會讓渡給天壇生物。

蹊蹺的是,此舉遭到天壇生物的拒絕。

8月5日,天壇生物宣佈擬放棄此次收購機會,而不願出手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兩點:

一是交易時間窗口只有3個月,短期內難以籌措如此大額的資金;

截至2024年末,天壇生物的合併貨幣資金餘額僅爲26.86億元,且需要留存生產經營所需資金,直接現金收購存在較大的現金壓力。

二是派林生物歷史沿革相對複雜,控制權曾多次發生變更,直接收購將承擔較高的風險。

派林生物內部管理層之間確實矛盾重重。

2023年10月,派林生物董事會改選,勝幫英豪提名了13名董事,將原董事長付紹蘭“送出”董事會。

但付紹蘭很快發起反擊。

其在派林生物的子公司哈爾濱派斯菲科生物製藥有限公司官網發文稱“希望大股東放棄一股獨大、包攬‘三會’的立場,共同建立合理的法人治理結構,共同促進派林生物健康發展;舉頭三尺有神明,且,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作惡者必將付出沉重代價,協助作惡者概莫例外。”

此後雙方達成和解,雖然由勝幫英豪提名的李昊擔任董事長,但又增設了由付紹蘭兼任的聯席董事長職位,並任職至今。

或正因如此,勝幫英豪才選擇退出派林生物,而新控制方又該如何處理與付紹蘭的關係,確實是一道難題。

如此來看,天壇生物並非不願收購派林生物,而是在收購方式方面與中國生物產生了分歧。

“如果選擇由中國生物先進行收購,可以促使雙方在戰略規劃、資源調配、文化融合等方面逐步達成共識、充分磨合,並在此基礎上提升運營效率,加快規模化發展,優化產業佈局,控制相關風險,才能實現其和派林生物雙方股東的共贏。”天壇生物指出。

換言之,天壇生物希望由中國生物先行完成對派林生物的收購,並解決與付紹蘭之間的矛盾,再推進其與派林生物的整合。

這或許意味着,若中國生物順利完成對派林生物的收購,此後天壇生物仍有可能以發行股份等方式推動與派林生物的整合。

這對於天壇生物來說,確實是更爲理性的選擇。

截至2024年末,天壇生物、派林生物的採漿站分別爲85家、38家,同期採漿量分別爲2781噸、1400噸,分別位居行業第一、第四。

若二者完成整合,則意味着中國生物旗下將坐擁不少於123家採漿站,合計採漿量將達到4181噸,進一步拉開與其他選手的差距。

上海萊士(002252.SZ)、華蘭生物(002007.SZ)、博雅生物(300294.SZ)的採漿站數量分別爲44家、34家、21家,採漿量分別爲1600噸、1586噸、631噸。

以我國2024年1.34萬噸採漿量計算,則“天壇+派林”在行業市佔率將接近3成,提升超10個百分點,有望進一步穩固龍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