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草原智能放牧與草畜精準管控關鍵技術現場交流會舉行

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近日舉行了2025年天然草原智能放牧與草畜精準管控關鍵技術現場交流會,"現代牧場"重點專項專家組譙仕彥院士強調必須構建天然草原智能放牧與草畜精準管控技術體系。

爲推動對草原生態保護與畜牧業技術的升級,構建我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與區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主辦2025年"天然草原智能放牧與草畜精準管控關鍵技術"現場交流會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召開,本次會議旨在突破草畜精準監測和智能放牧控制的技術瓶頸、攻克草畜生產效率提升與精準管控的理論和技術難點、創建智慧牧場監測管理應用服務雲平臺,爲牧民提供增收工具、爲企業降低資源成本、爲草原恢復生態韌性、爲我國牧區高質量發展樹立了新範式。

會議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黨委書記王秀芳研究員主持,呼倫貝爾市副市長楊子江、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管理局局長李新海致辭。

本次會議分爲成果彙報與現場觀摩兩部分。辛曉平研究員系統彙報了天然草原智能放牧與草畜精準管控關鍵技術方面的研究進展。

"現代牧場"重點專項專家組譙仕彥院士作出重要點評, 科技是國之利器,更是強牧興牧的根本支撐,必須構建天然草原智能放牧與草畜精準管控技術體系。呼倫貝爾站首任站長唐華俊院士對參與本次會議的各位領導與專家表以衷心的感謝,祝賀本次會議的成功舉辦。

項目組成員分別在謝爾塔拉示範牧場與楚拉乳業牧場爲各位領導與專家介紹瞭如穿戴式肉牛行爲智能檢測器、輪式智能放牧機器人、穿戴式驅趕機器人、高時頻草原植被冠層生產力檢測儀、草原生物量無損傷測量儀、可採食牧草生物量無損傷測量儀、家畜生理特徵自動監測裝備等自主研發設備。

本次會議不僅是一場關乎草原未來的"科技+生態"革命,同時標誌着呼倫貝爾草原治理從"經驗放牧"轉向"智慧管控"的關鍵躍遷,爲推動天然草原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破題牧區鄉村振興、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目標提供科技支撐,強化國際協作網絡,真正實現"綠進沙退、草畜共贏"的願景。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