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週末可能有颱風 歐、美模式預測路徑曝

林得恩表示,新的熱帶擾動將於明、後天形成,有機會發展成颱風。(翻攝「林老師氣象站」臉書)

熱帶低壓TD15原預估昨(19日)生成颱風「玲玲」,不過因環境變差不利發展,將持續減弱。氣象專家林得恩表示,明、後天(21、22日)菲律賓東方外海將有熱帶擾動形成,美國模式預估通過巴士海峽南側,週六(23日)最靠近臺灣,增強爲颱風的機率大;歐洲模式則認爲頂多發展到熱帶低壓,應持續觀察。

林得恩今天一早在臉書粉專「林老師氣象站」發文指出,新的擾動將於明、後天(21、22日)形成,根據今晨最新氣象資訊結果,各國數值模式均顯示,本週菲律賓東方外海將有新的熱帶擾動生成,且隨環境駛流場的導引,由東向西運動的路徑機會最大,不過在熱帶擾動的強度與形成時間仍有些分歧。

林得恩提到,美國NCEP數值模式掌握熱帶擾動將在週五生成,生成地點在菲律賓東方外海,未來路徑將走巴士海峽南側,非常接近呂宋島陸地,週六中心最靠近臺灣,進入南海後成臺機會大,之後再往海南島繼續前進。

歐洲ECMWF數值模式認爲,該熱帶擾動強度最多隻會發展到熱帶性低氣壓;歐洲EC-AIFS數值模式則預測,熱帶擾動將提早在明天生成,週五中心最靠近臺灣,走到南海時會再增強爲颱風。

中央氣象署也指出,本週南海至菲律賓東方海面低壓帶中之熱帶系統,其發展趨勢及位置仍有不確定性,應持續觀察。週六至下週二(26日)臺灣南方爲大低壓區,東風波中擾動較爲活躍,臺東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陣雨,午後西半部地區及東半部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