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回暖 孩子轉骨正是時候

睿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吳宛容說,第二性徵出現時,就可準備轉骨,一般女生約10~12歲,男生約12~14歲。圖爲青少年示意圖。(讀者提供/林周義臺北傳真)

天氣回暖,陽氣開始升發,萬物生機勃勃,新陳代謝也變得較活躍。專家指出,此時協助孩子長高,能事半功倍。孩子出現第二性徵時,就可準備轉骨。除中藥、鍼灸,也可每週準備1~2次「開脾健胃轉骨雞湯」給孩子吃,幫助轉骨之餘,還能增強免疫力。

睿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吳宛容說,第二性徵出現時,就可準備轉骨,但若孩子性早熟,則不可恣意進補,以免生長板提早閉合,可藉由手部骨齡攝影檢查瞭解骨骼生長狀態與生長板癒合程度。一般女生約10~12歲,男生約12~14歲,即可着手調理。

中醫認爲「腎主骨」,但單純補腎不行。吳宛容說,轉骨須從健脾、補腎與疏肝3方向着手。轉骨方的服用有學問,在早上或睡前服用較佳,通常服用2個月後休息1個月,再進行下次調理。除轉骨方,每週搭配鍼灸效益更佳,若不敢鍼灸,可選擇無痛的雷射鍼灸,刺激百會穴、陰陵泉穴、足三裡穴及涌泉穴等,滋補腎氣,讓全身的氣血循環更順暢。

吳宛容推薦一款適合在春季食用的藥膳「開脾健胃轉骨雞湯」,讓家長一週準備1~2次給孩子吃。狗尾草可開脾健胃,搭配太子參與茯苓能補脾益氣,枸杞與生地黃能滋補肝腎,紅棗則能補氣養血,雞肉可補充蛋白質、蛤蜊可補充鋅,是幫助轉骨、增強免疫力的食補。

家長可準備狗尾草5錢、太子參5錢、茯苓3錢、枸杞3錢、生地黃3錢、紅棗(剖開)5顆、全雞一隻、蛤蜊15~20顆、薑片數片,先將蛤蜊泡鹽水吐沙1~2小時,並以冷水將雞肉煮沸,去除血水與雜質。接着,準備2000~2500C.C.清水,放入洗淨的材料與汆燙過的雞肉,大火煮滾後蓋上鍋蓋轉小火續煮40~50分鐘,再轉中火加入蛤蜊煮至殼開,加入鹽巴調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