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苑老舊小區改造:從“舊夢”到“新景”的溫暖蝶變

來源:環球網

城市發展,不僅要有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更需讓老舊小區煥發新生,讓居民共享發展成果。近日,北京市昌平區龍澤園街道天龍苑社區老舊小區改造工程穩步推進,將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變爲現實。

天龍苑社區是典型早期住宅小區,部分樓宇問題凸顯。社區有29棟樓宇、2222戶居民,建築面積20萬平方米,分三期建設。其中,1 - 9號樓建於1997年,磚混結構,因樓本體保溫節能差、公共設施老化,成爲居民訴求焦點。居民無奈稱:“冬冷夏熱,還沒保溫層,雨季漏雨、排水管老化返水也是常事。”多年來,居民雖通過各種途徑反映問題,但因缺乏整體改造經費,一直未能徹底解決,不少老鄰居甚至賣房搬家。

2022年,龍澤園街道積極爭取,依據相關政策,結合專項維修資金不足情況,天龍苑社區1 - 9號樓被納入北京市第二批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前期民意調查中,476戶居民同意改造,同意率達90%,爲項目落地築牢民意根基。

不過,改造面臨“拆違在前,改造在後”的政策要求。經調查,1 - 9號樓有58戶存在違法建設,源於開發商銷售承諾,居民自行加建封頂,違反規劃條例。這意味着,拆除違建、騰出公共空間,是後續全面升級改造、更新基礎設施、綠化公共空間等項目的前提。對1 - 9號樓500餘戶居民而言,依法拆違是住進“好房子”的必經之路。

面對難題,龍澤園街道深入調研、耐心溝通。街道城市管理辦公室和綜合行政執法隊前期走訪、入戶調查,查出64處加建問題,相關違建主體於2023年底收到限期拆除通知。街道領導幹部多次帶隊,入戶走訪、解讀政策、動員思想,化解居民疑慮,理順公共與個人利益關係。

在街道、社區共商共治精神感召下,多數涉及違建的居民表示理解與支持。不少社區積極分子主動宣傳拆違、改造政策,部分居民自發配合拆除、清理違建物品。2024年5月22日,天龍苑社區改造迎來關鍵一步——9號樓首批違法建設被依法順利拆除。社區居委會一位年輕社工感慨:“9號樓拆違成功,彰顯了羣衆力量,是共商共治的典範!”

天龍苑社區舊改項目是全市老舊小區綜合整治的生動縮影,也是政府關注、改善民生的有力舉措。隨着整治推進,社區將實現從“老破小”到“新美優”的蛻變。對500多個家庭來說,老舊小區政策溫暖人心,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正照進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