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林:暖心保障織密民生底線 社會保障體系持續完善

本文轉自:人民網-廣西頻道

近日,田林縣潞城瑤族鄉的黃某某攥着剛領到的補貼款,眼角的笑紋裡滿是難掩的喜悅。因肢體二級殘疾,他曾靠每月415元的低保金勉強維持生活。如今,經覈實認定,他的保障標準提升至每月650元的特困金,外加每月552元的護理補貼。

“再也不用湊活吃涼的了,護理人員天天來幫着做飯,這心裡啊,比熱飯還暖!”黃某某的這份幸福感,源於當地“政策找人”的主動服務。得知他的困境後,潞城瑤族鄉工作人員第一時間上門,坐在炕邊、凳上,一筆一筆覈對家庭收支。確認符合特困人員供養條件後,工作人員當場爲他辦齊了所有手續。這份主動送上門的暖意,穩穩地融入了他的生活。​

從“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轉變的是服務的方式,不變的是對民生的深切牽掛。在田林縣,這份牽掛依託廣西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得以更好地落實。這張覆蓋全縣的“智慧監測網”,如同無數雙貼近地面的耳朵、明亮的眼睛,時刻關注着羣衆生活中的難處。截至目前,該平臺已累計發出預警1676次,工作人員根據每一條預警信息,主動上門走訪、覈實情況。​

以此爲基礎,田林縣持續深化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機制,將幫扶從“被動等待求助”轉變爲“主動發現需求”,讓常態化救助幫扶如春雨般滋潤到每個需要的角落。截至2025年7月,全縣累計發放救助金5527萬多元,爲2.7萬名城鄉低保、特困供養人員築牢了基本生活的“保障網”;56萬元臨時救助資金,則像一場場“及時雨”,爲245名遭遇突發困難的羣衆解決了燃眉之急,讓他們在困境中感受到了溫暖與希望。

社會保障是民生之基,更是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撐。田林縣不斷擴大保障覆蓋面,讓政策觸角延伸到更多角落。目前,已識別並納入低保邊緣戶及剛性支出型困難家庭714人,爲他們量身提供醫療、教育、住房等多維度保障。從精準救助到多元覆蓋,一張更堅實、更溫暖的多層次社會保障網正在加快織密扎牢,守護着全縣千家萬戶的幸福與安穩。​(嶽喜瑞 班秋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