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橋拚觀光 為何淪蚊子步道

南投縣中寮龍鳳瀑布空中步道已在二○一九年十月停業,圖爲二○一五年七月剪綵開幕。本報資料照片

天空步道在過去十五年內,各縣市一窩蜂搶建,曾是拚觀光的法寶,但同質性太高已退燒,有的已淪爲蚊子步道。

以南投爲例,全縣有六處類似景觀橋樑,人氣都下跌,中寮龍鳳瀑布天空步道、信義琉璃光吊橋停止營運已成蚊子步道,竹山天梯曾單月不到五百名遊客。桃園小烏來天空步道曾是熱門景點,榮景也不再。

南投有六座 曾是觀光業金雞母

南投縣是興建「天空步道」的濫觴,縣府爲重新發展竹山太極峽谷觀光,斥資兩千三百萬元興建吊橋,二○○五年完工,吊橋全長一三六公尺、共二○八階,跨越峽谷,兩端因地形落差,被稱爲「竹山天梯」,特殊的梯子構造和峽谷景觀吸引大批遊客,七年內門票收入五千多萬元。

複製竹山天梯的成功經驗,縣府在南投市八卦山興建天空之橋,二○一二年啓用後,搭配自行車運動與「微熱山丘」糕餅熱,創下單月廿多萬人次,四個月回收兩千萬元興建成本。嘉義、高雄、花蓮、臺東都跟進帶動熱潮。

信義鄉公所編列六百萬元,將坪瀨地區木造吊橋改建爲八十八公尺琉璃光吊橋,有五十四公尺透明玻璃橋面,二○一四年啓用,遊客挑戰膽量,首年破卅萬人次,營收二二○○萬元。

中寮鄉公所用臺電回饋金兩千七百萬元,在龍鳳瀑布蓋空中步道,主打懸吊式馬蹄形玻璃橋,可懸半空中俯視五十公尺深谷飛瀑,二○一五年七月啓用,三個多月就吸引十萬名遊客。

縣府接着在仁愛鄉清境花四千三百萬元蓋高空觀景步道,二○一七年啓用,首年參訪一九○萬人次,門票收入六四三○萬元,二○一九年二期步道啓用,仍是熱門景點。

縣府又在信義鄉雙龍瀑布斥資五千萬元,蓋彩虹吊橋,二○二○年六月開幕,主打全國最高、最長的階梯吊橋。

隨熱潮退去,中寮鄉空中步道地點偏遠、周邊景點少,上山走卅米步道,兩分鐘就逛完,再訪率低,二○一九年十月停業。信義鄉琉璃光吊橋因疫情遊客銳減,二○二一年休園,鄉公所規畫重新營運。竹山天梯因聯外道狹窄,去年風災、豪雨多路況差,僅八千多人蔘觀,十月遊客不到五百人。

桃園小烏來 陸客不來榮景不再

桃園小烏來風景區天空步道開放十五年,曾創下單年四十七萬人次,門票收入一六七二萬元,但近五年平均四五七萬元,不到最高峰時三成。桃園市府分析,當年天空步道新鮮吸客,兩岸開放觀光,陸客造訪兩蔣園區順道遊小烏來,後來各地競蓋天空步道、陸客減少、加上週邊景點增加,讓榮景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