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開東麗園新引進落地企業超110家
2025-04-15 07:25天津日報
昨日,東麗區區長李春走進“向羣衆彙報——2025區長訪談”直播間,圍繞航空航天產業鏈發展、天開東麗園建設、重點項目服務、農商文旅體融合等羣衆普遍關注的熱點話題,作了詳細解讀。
李春透露,今年一季度,東麗區主要經濟指標穩中向優,實現良好開局,接下來,將繼續錨定經濟大區建設目標,聚焦優勢精準發力,紮實開展提振消費、產業升級、營商環境提升、城市管理提升四項年度專項行動。
出臺加快航空航天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在昨日的節目中,李春專門帶來了東麗區新引進企業推出的衛星載荷和地面終端產品向公衆展示。他說,研發設計這兩個設備的企業2020年剛剛成立,產品和技術主要服務電網、運營商、衛星物聯網、智慧城市等大型垂直行業。
“這家企業的引進落地,是東麗區航空航天領域基金招商的一個縮影。”李春介紹,目前,正全力服務保障這家企業建設新一代衛星通信研發中心,項目計劃總投資1.5億元。
“航空航天產業鏈是東麗區6條主導產業鏈之一,2024年產值增長21.1%,發展空間很大。”李春說,東麗區已制定出臺加快航空航天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深度融入京津冀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到2027年,鏈上企業將達到200家,產業規模年均增長25%左右。
天開東麗園發力“創投+空域+轉化”
天開東麗園自去年11月1日開園運營以來,一直備受社會各界關注。李春介紹,目前,天開東麗園新引進落地的企業已超過110家,涵蓋低空新材料、零部件製造、飛行器製造等製造類企業,通信導航系統、空中智能管理系統等軟件研發類企業,以及空域規劃管理、檢驗檢測等服務類企業,基本貫穿產業鏈全鏈條。
“下一步,我們將從完善產業鏈條、優化產業生態、夯實產業支撐三方面持續發力,進一步提升園區服務保障水平,一方面爭取聚焦前沿科技設立創投基金,另一方面積極對接有關空域管理部門,力爭獲批試飛空域,探索開闢低空飛行器測試航線。同時,加快成果轉化、專利轉化、孵化轉化,引育更多具有爆發增長潛力的產業項目,力求在衛星核心電子設備、低空交通網絡、數字孿生技術等領域取得更大突破。”李春說。
當好“全週期保姆”爲項目全程保駕護航
玉湖冷鏈(天津)交易中心項目是玉湖冷鏈在北方佈局的首個一級交易中心,已經開工建設。節目中,針對該項目有關負責人對周邊道路配套等問題的擔心,李春表示,東麗區爲項目建設提供全要素、全方位、全週期保障,加大項目周邊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加快隆華道、昌盛路等6條配套道路建設進程,結合企業需求提供水電氣網聯合報裝“一體化”服務。
如果說招商引資是產業升級的“源頭活水”,那麼營商環境就是招商引資的核心競爭力,是推動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陽光雨露”。去年,東麗區實現產業項目到位額91.5億元,完成全年任務的114%,先後落地的赫力昂中國北方中心、玉湖冷鏈、井上華光等一批標誌性項目,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優質營商環境的吸引力。
“今年,東麗區將繼續當好‘全週期保姆’,幫助企業跑手續、盯進度、解難題,做到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爲企業、爲項目從落地到達產全程保駕護航。”李春說。
成立全市首個產業聯盟促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
近期將舉辦的東麗湖畔半程馬拉松賽備受關注。提到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李春說,東麗區擁有發展現代都市農業得天獨厚的條件,從區位優勢來看,位於超大城市近郊;從產業配套來看,是傳統物流強區;從發展資源來看,有胡張莊葡萄、歡坨西紅柿等特色農業資源,有東麗湖、綠色生態屏障等旅遊資源,有大鄭剪紙、泥人張雕塑等文化資源。
李春表示,今年主要強化“三個融合”:一是空間融合。以東麗湖爲核心,串聯全域空間節點,打造東湖生態體旅融合區、麗湖樂活文旅融合區、金鐘溼地康旅融合區、胡張莊農旅融合區,將天津歡樂谷、東湖風景區、胡張莊葡萄種植園等分散多元的景區景點串珠成鏈、並鏈成片。二是業態融合。將田園耕種、自然風光、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單一場景互嵌互融,打造“跟着賽事去旅行”品牌,構建一批覆合型特色文旅消費場景。三是產業融合。成立全市首個農商文旅體產業聯盟,深化產業跨界融合,推動農業“接二連三”,開發“旅遊+生態農業”“旅遊+科技研學”等精品線路。(記者 張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