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小積分起了大作用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林單丹

當“積分”成爲3013個村莊的“通用語”,意味着天津全市九成以上鄉村正用同一把“治理標尺”丈量發展新高度。

作爲北方鄉村振興的重要窗口,天津以積分制爲抓手,在鄉村發展中探索出一條“精準施策、多元共治”的路徑。“從渤海灣的鹽鹼地到盤山腳下的果園,我們用‘政策準度+服務溫度+創新銳度’,讓積分制從紙面文件變成了改變鄉村的力量。”天津市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服務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林兆輝表示。

今年秋天,上合組織峰會將在天津舉行。隨着峰會臨近,這套蘊含中國智慧的治理體系,正在回答一個世界問題:如何讓現代化治理紮根鄉土、造福百姓?天津給出了答案——讓農民成爲主角。

量身定製“緊箍咒”與“活釦結”

天津的積分制設計如同“量體裁衣”,既有剛性約束的“硬槓槓”,又留足因地制宜的“彈性空間”。

自2020年開始,天津市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服務中心參與制定的《天津市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的實施方案》《天津市關於在鄉村治理中推廣運用積分制的實施方案》等政策指導方案陸續出臺。在市級層面,明確標準要求:對失信、撂荒耕地等損害鄉村公共利益的行爲,以“一次扣10分”的力度亮出鮮明態度。而在執行層面,則充分考量城鄉融合的特殊性——面對都市農業區、城鄉接合部、外出務工村等,市級文件僅作原則性指導,將“加分項怎麼定、積分如何用”的自主權交給村莊。

這種“剛柔並濟”在多個區的鄉鎮得到生動詮釋。春管春耕忙,積分來幫忙。薊州區侯家營鎮王家堡村的35戶村民用房前屋後的“雜草整治積分”在春耕時成功兌換了有機肥2400斤;靜海區子牙鎮趙莊子村村民陶苓廷用37分的“消防積分”,給電動自行車充了電,村裡電動車“飛線充”的情況消失了。

“就像天津的十八街麻花,擰得緊的是約束,散得開的是特色。”天津市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服務中心農村政策研究部部長高木珍這樣比喻。

從“問題地圖”到“治理圖譜”,翻開政策研究部的《鄉村治理痛點臺賬》,密密麻麻標註着在基層調研發現的問題:有村莊反映“空心化導致公共事務參與難”,有鄉鎮提出“民宿發展與生態保護如何平衡”,有城中村苦惱“產業村外來人口管理”……這些問題最終凝結成2023年推出的《關於進一步做好鄉村治理積分制推廣運用工作的通知》中有針對性地提出了4個方面12條對策措施,進一步優化推進鄉村治理積分制工作機制,指導基層因地制宜設計工作方案,精準推動積分制落實落細。

“政策不是坐在辦公室寫的,是踩着田埂‘磨’出來的。”天津市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服務中心農村政策研究部工作人員景昶衡介紹,因爲在多個鄉鎮的討論會上聽到村民抱怨“城裡子女回家少”,團隊設計指導可以設置“孝親積分”:子女每季度回村探望老人可積10分,遠程安裝智能關懷設備積5分,積極在“銀髮村”中推廣。

在寶坻區爾王莊鎮蟹田旁,村民李建軍掏出手機登錄“易爾易-碼上辦”鄉村治理信息系統,盤點自己的志願積分,準備兌換心願超市的洗衣粉;西劉舉人村的農戶則準備用積分兌換水泵、打草機等農機具使用權。

既當“解釦人”更做“助推器”

積分制的生命力在於執行,天津市構建起“縱貫三級、橫聯八方”的立體培訓體系。薊州區打造出“解剖麻雀-全域複製”的培訓樣本:在出頭嶺、侯家營兩鎮開展“沉浸式”試點,組織村幹部到積分超市跟班學習,形成可複製的“操作手冊”後,通過“鎮帶村、老帶新”模式,讓全區25個鎮街、800餘個村實現“標準化動作不走樣”。

在寧河區,培訓現場成了部門協同的“練兵場”。司法、宣傳、民政等多部門探索建立協同培訓協作體系,創新基層治理效能提升機制,推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我們的培訓工作縱向到底穿透,橫向到邊聯動。”天津市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服務中心農村政策研究部的景昶衡介紹,中心先後舉辦“鄉村振興大講堂”“村支書論壇”等培訓班共10期,圍繞鄉村治理中推廣運用積分制、探索天津市鄉村治理實踐模式等進行多形式、多層次專題培訓。針對基層實踐中“怕麻煩”“怕加負”的顧慮,天津變“考覈督導”爲“伴隨式服務”。另外,中心組建“鄉村治理宣講團”,帶着多檔積分模板走村入戶:基礎薄弱村可採用“環境衛生、遵規守約、志願服務”簡易三色積分法;條件成熟的西青區第六埠村則細化出50項積分指標,連“調解鄰里糾紛”“傳承手工藝”都能量化賦分。

令人耳目一新的是基層的創新智慧:“積福卡”“積贊卡”“積桃花”“積善卡”,天津市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服務中心農村政策研究部部長高木珍感嘆:“當積分制遇上天津鄉村文化,催生出的不僅是治理效能,更是鄉風文明的百花齊放。”

隨着上海合作組織峰會臨近,這套充滿“科技感+鄉土味”的治理體系,正成爲向國際社會展示中國基層治理創新的“天津窗口”。

天津市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服務中心在向全市指導積分制工作中的“服務成效”,也在一串串數據中具象化:累計服務指導300餘村次,提煉市級基層創新案例73個,開發“積分+”應用場景22個。“‘小積分’擦亮了田園底色,更激活了基層治理‘一池春水’,爲峰會增添了一抹生動的‘鄉愁韻味’。”天津市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服務中心黨委書記林兆輝表示。

來源: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