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出臺13條硬舉措 打通和優化資金鍊、標的庫與交易服務關鍵環節
天津市企業併購重組迎重磅政策支持。日前,天津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天津證監局、市財政局等7部門聯合發佈《天津市支持併購重組若干措施》,以5方面13條具體舉措打通和優化併購重組資金鍊、標的庫與交易服務關鍵環節,全面激活市場資源配置功能,助力產業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
聚焦三大維度 驅動產業能級躍升
向“新”而行。推動上市公司及龍頭企業圍繞綠色石化、汽車裝備等優勢產業,生物醫藥、新能源等新興產業,以及未來智能、空天深海等未來產業開展戰略併購,鼓勵併購補鏈強鏈的優質未盈利資產,破解“卡脖子”技術瓶頸。國有企業將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支持跨區域併購與優質項目落地天津。
“老”樹新枝。支持冶金、輕工等領域重點企業、“老字號”及上市公司,通過橫向併購、吸收合併提升產業集中度,或跨行業併購實現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市屬國企將依託上市平臺,優化資產結構,加速轉型升級。
跨境佈局。便利企業利用跨境併購項目對外直接投資備案機制獲取境外優質資產,鼓勵自貿試驗區內企業通過自由貿易賬戶合規開展跨境併購重組。
暢通資金血脈 打造併購基金高地
基金集羣蓄勢。支持海河產業基金等政府資本聯動長期資金設立併購母基金,強化產業鏈整合;吸引市場化私募基金集聚,加速形成併購基金生態圈。
退出渠道擴容。推動區域性股權市場申報基金份額轉讓試點,探索簡化退出流程、優化定價機制,支持私募基金運用投資期限與鎖定期“反向掛鉤”政策,構建“募投管退”良性循環。
融資工具創新。鼓勵金融機構提供併購貸款、債券、保險等多元化工具,拓寬直融渠道、降低成本。重點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支持力度,用好科技企業併購貸款試點,允許併購交易貸款佔比放寬至最高80%。
構建全鏈服務 提升撮合效能
平臺賦能。搭建天津市資本市場服務平臺,強化信息共享與業務協同,拓展科創債、基礎設施公募REITs(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等創新產品供給。
標的“蓄水池”。依託12條重點產業鏈企業、上市後備資源、天開高教科創園企業等,全域摸排儲備優質併購標的,構建覆蓋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標的資源庫。
聯盟協同。組建銀行、證券、基金、律所等機構參與的資本市場服務聯盟,打造專業併購重組服務團隊,依託科技金融路演中心開展政策培訓與精準撮合。對落地重點產業項目開通註冊、環評等綠色通道。
配套保障。對併購後成功落地我市的重點產業項目,在登記註冊、環境影響評價、勞動用工備案等方面建立綠色通道,提供高效便捷服務。
強化監管護航 築牢發展根基
監管提效。依法依規實施監管,健全國資及政府引導基金績效評價與容錯機制,允許履職盡責前提下通過併購退出微利或虧損項目。
風險防控。嚴查重組中財務造假、內幕交易等行爲,加大懲戒力度;倡導穩健併購,杜絕盲目擴張。
組織保障有力 專班護航落地
成立由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牽頭,多部門及機構參與的併購重組工作專班,協同破解企業重組難題,確保政策紅利直達經營主體。(記者 嶽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