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領航 築夢星球——中國科技館舉辦科學之夜暨“全國科普月”預熱活動

中國日報8月24日電(記者 李夢涵)8月23日,"天宮領航 築夢星球"科學之夜活動在中國科技館成功舉辦。作爲2025年"全國科普月"預熱活動,此次活動邀請航天英雄、中國首飛航天員、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楊利偉,英雄航天員、中國首位太空教師、中國首位出艙女航天員、全國婦聯兼職副主席王亞平,科技工作者代表以及北京市近500名中小學生代表共同參加。

作爲本次活動的亮點之一,"科技館裡的思政課"爲現場青少年超前點映航天主題電影《窗外是藍星》。作爲我國首部8K拍攝太空電影,該影片在"天宮"空間站艙內,以全新的拍攝模式,呈現一場充滿中國式太空美學的非凡旅程。影片中許多前所未見的太空景象,以及太空生活中不爲人知的細節,引起現場青少年的陣陣驚歎。中國首位太空教師王亞平與現場青少年親切互動,講述"從舷窗看地球"的獨特體驗,爲青少年答疑解惑;王亞平老師將第一次"天宮課堂"中"永不停止"的陀螺也帶到了現場,與青少年分享親身經歷的太空故事:"這個陀螺跟着我經歷了神舟十號和神舟十三號兩次飛行任務,也見證了我兩次飛天之旅,對我來說具有特別有意義。希望這個小陀螺,能點燃大家心中對科學好奇";而王亞平老師帶領青少年重現"天宮課堂"中的"水膜張力"實驗,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王亞平老師將一朵從太空中帶回地面的紙花放在水面上,在水的表面張力作用下,紙花由摺疊狀態逐漸綻放,讓現場青少年再次領略"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的含義。航天英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楊利偉與參加中國空間站科學實驗項目的青少年在臺上面對面互動,引導青少年探索航天領域的神奇奧秘,激發青少年對航天事業的無限熱愛和憧憬,感受中國航天人叩問蒼穹、築夢宇宙的情懷。

中國科技館"科學方法特訓營"暑期營地活動——"築夢星球"夏令營結營儀式也在此次活動中圓滿落幕,近百名科學家、工程師、學校教師和青少年齊聚活動現場,共同見證這場充滿無限創意與探索精神的科學盛會。位於東大廳的"科學方法特訓營"創意作品展吸引了現場青少年的目光,展覽中衆多充滿創新構想與實踐智慧的作品,引導青少年在科技、文化、藝術相融合的氛圍中感受科技的魅力,贏得現場觀衆的廣泛好評。

位於西大廳的"科學真好看"版塊,爲公衆帶來精彩紛呈的主題宣講和科學表演活動。主題宣講活動由中國科技館的"紅領巾講解員"爲公衆講解"天和"核心艙結構驗證件,帶領公衆瞭解天宮空間站的相關知識,弘揚載人航天精神。由中國科技館科技輔導員帶來的"天宮課堂-天地對比實驗"科學表演,爲公衆展示"天宮課堂"中水油分離、轉動慣量等實驗,引導觀衆瞭解天宮課堂相關內容;由中國科技館"科學家故事戲劇社"小演員們演出的科普短劇《深藍色的密語》,以生動、形象、互動的方式,爲公衆呈現深海科學知識,展現"奮鬥者號"深潛器等尖端科技背後的探索故事,帶領青少年感受科學家嚴謹求真的精神,理解深海科研對地球未來的意義,傳遞勇於探索、尊重科學的價值理念。

位於主展廳恐龍廣場的"科學運動會"、"科學畫未來"版塊,帶領青少年踏入一個有趣好玩的科學世界,開啓一場充滿奇幻與探索的科學之夜。"科學運動會"互動體驗活動通過"科技+運動"的跨界組合,將抽象難懂的科學原理轉化爲可操作、可感知的互動體驗項目,讓青少年在充滿趣味的運動過程中探索科學的奧秘,培養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科學畫未來"創意繪畫活動通過"想象—創作—繪畫"的形式,引導青少年創作以衣食住行爲基礎的未來生活方式。

此外,科學之夜還設置展廳參觀、趣味觀影等活動,爲公衆呈現了一場精彩紛呈的科普盛宴。

此次活動作爲我國首個"全國科普月"的預熱活動,是搭建連接科技成果與科普資源、科學家與公衆的橋樑,強化科普展教研用一體化創新策源能力,展現科技創新、科學普及兩翼齊飛的生動實踐,社會效應良好。活動將思政教育融入科普活動中,帶領青少年感受中國航天人叩問蒼穹、築夢宇宙的情懷,弘揚科學精神、科學家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增強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民族自豪感,將科學知識傳授與價值觀引領相統一,有效實現對青少年的價值引領和共同託舉。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