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補制度空白 突出科技賦能

爲規範全省各行業領域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提升全省安全生產水平,日前,省政府公佈了《四川省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規定》將於3月1日起施行。

2月27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政策吹風會,就《規定》的主要內容和亮點進行解讀。

看背景:作業危險因素多管理規定存在空白

“有限空間作業涉及領域廣、行業多,作業環境複雜,危險因素多。”應急管理廳副廳長余文傑介紹,近年來,四川有限空間作業安全事故多發頻發,造成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背後暴露出制度規範不健全、操作流程不規範、人員安全防範意識不強等問題。

有限空間是指封閉或者部分封閉,未被設計爲固定工作場所,進出口受限但人員可以進入,通風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積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間。生活中常見的發酵池、化糞池等均屬於有限空間。

“2024年施行的《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規定》,對全國工貿行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進行了規定,但其他行業、領域仍存在制度空白。”司法廳立法二處副處長李清介紹,在梳理分析近年來典型事故、科學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規定》提取各類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最大公約數”,從完善作業安全保障制度、規範現場作業流程、強化政府監管3個方面作出具體詳細規定,適用於四川各行業、各領域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

明重點:堅持“小切口”立法針對性解決現實問題

《規定》共6章39條,明確了適用範圍和各方安全管理責任,要求完善生產經營單位作業安全保障制度,細化規範作業全流程安全管理要求,還提出要強化部門安全監管和指導服務。

企業是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規定》對企業規範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提出了多項要求。在制度建設方面,生產經營單位應建立健全與本單位有限空間作業實際相適應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並對制度執行情況進行經常性檢查;在作業環節,企業必須嚴格遵循先通風再檢測後作業、內部作業外部監護、動態監測的原則,抓好作業前、中、後“三個環節”。

值得一提的是,《規定》堅持“小切口”立法,有針對性地解決現實問題。例如,針對農村地區清理化糞池、沼氣池時容易出現事故的情況,《規定》要求屬地結合季節性特點加強宣傳指導,採取通俗易懂的形式普及安全常識、作業流程和防範措施。此外,《規定》還提出以科技賦能有限空間作業安全,鼓勵運用智能化設施設備開展安全風險管控或者替代人工作業,降低安全風險。

抓落實:開展爲期3月專項整治探索智能技防設施應用

如何確保《規定》落實到位?應急管理廳安全總監陳亮表示,除了分級、分類組織開展《規定》的學習培訓外,自今年3月起,全省還將開展爲期3個月的有限空間安全生產專項整治。

開展專項整治,首先要摸清風險底數。陳亮表示,目前,省安辦已在全省部署開展生產經營單位有限空間摸底工作,不僅把有限空間辨識出來,還要把安全風險管控到位。此外,省安委會有關成員單位也將盡快制定和公佈相關行業領域有限空間監管目錄,作爲監督檢查和企業日常安全管理、隱患排查的重點內容。

“我們將加強排查檢查,依法依規嚴厲打擊《規定》第三十五條、三十六條明確的13種違法違規行爲。”陳亮說,整治過程中,省安辦也明確要求各地嚴禁亂檢查、重複檢查等,更加強化指導幫扶和服務,助力企業提升本質安全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賦能的探索已經展開。自去年底開始,成都和德陽等地已開展試點,指導相關重點企業按照《規定》中的要求安裝應用電子圍欄、視頻監控、氣體檢測、一鍵報警裝置等探測感知技防設施。“在試點基礎上,省安辦將進一步細化明確各行業領域有限空間安全防範設施設備的配置標準,逐步推進各類重點生產經營單位完成配置。”陳亮表示。(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