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談”記憶|明日之星決戰“白玉碗”,從南洋到交大,看這支球隊的風雲征程

讀《上海體育史話》

尋體育歷史記憶

《上海體育史話》於1982年10月發刊

是講述上海體育故事

推動上海體育文史工作的重要刊物

跟隨小體

從史話裡探索更多上海體育記憶

昨晚18:30

2025上海明日之星冠軍盃足球賽終極對決

在“白玉碗”上汽浦東足球場打響

足球運動傳入我國時

首先爲當時的學生所熱烈歡迎

從南洋公學“辮子隊”

到交通大學足球隊

本期體“談”記憶

小體就與你一同聊聊

這所我國曆史最爲悠久

享譽海內外的高等學府裡的足球故事

交大足球隊的前身

1896年,中國近代著名實業家、教育家盛宣懷在上海創辦了交通大學的前身——南洋公學。學校對體育歷來重視,各項體育活動蓬勃發展。上世紀二十年代初,除體育課外,學生的體育運動項目還包括田徑、足球、武術、籃球、網球、棒球、游泳、越野賽跑、童子軍等,在近代上海乃至全國院校中聲名顯赫。

交通大學的足球運動更是有其悠久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老南洋時代的足球隊。當時上海多數高等學校都是洋人辦的教會學校,只有南洋公學是國人自辦。早在1902年,南洋與約翰就曾進行了首次的公開友誼賽,這也是上海大學之間最早的一次比賽。比賽採取三局兩勝制,前兩場分別在各校球場舉行,決賽則在麥根路鐵路球場舉行。決賽中,兩隊可以說是智慧與勇氣的較量,每一秒都驚心動魄。雙方指導更是悉心研究,運籌帷幄,施用各種有效戰術,比賽精彩紛呈,令人歎爲觀止。

1909年南洋足球隊合影

之後,每年一次的足球賽幾乎成爲了傳統。初期南洋實力稍弱,但球隊勵精圖治,一躍成爲與約翰勢均力敵的勁旅,勝負迭易。因此兩校的足球比賽極具吸引力,對此後我國足球運動的開展有着深遠的影響。那時,南洋校長唐文治不僅口頭提倡學生開展足球運動,更是在球隊訓練時經常到現場巡視,甚至親自督戰,可見其對於足球運動的重視。

當時的比賽還有一種奇觀。因爲南洋與約翰最初幾場比賽是在清朝時代,學生還都留着辮子,這也是“辮子隊”的由來。但受辮子的影響,在踢球奔跑時很不方便,於是球員們就將辮子盤在頭頂上。劇烈奔跑中,辮子常常散下來,一時又無法很快盤好,只得拖着辮子迎風飛舞。

拖着長辮的學生進行足球比賽

重返賽場

抗戰勝利後,交大重返上海。1946年6月,約翰派專人持信件約交大隊進行友誼比賽,昔日的勁敵,今日又重逢沙場。賽場設在復旦大學,交大師生紛紛前往觀看,校長也來到賽場並向學生講話鼓勵。最終交大以2:0獲勝,早期畢業的老教授都前來祝賀。同年冬天,足球隊赴南京訪問,初戰金陵,再戰中大,皆以1:1踢平。

1947年初,上海的校友會想恢復老南洋時代的足球巔峰,於是介紹交大校友、足球名將戴麟經回校擔任足球教練。戴教練的訓練十分嚴格,天未亮時,隊員即起身跑步,加強素質訓練。

在之後的上海大學足球聯賽中,交大與復旦在半決賽中相遇,觀戰的觀衆中有多位南洋時期的交大老校友,他們雖已成了頭髮斑白的老人,但還是手持着小紅旗爲球隊助威,最終交大以3:0取得勝利。

交大榮獲上海大學足球聯賽總冠軍

一週後,交大與同濟在逸園足球場決戰,比賽最後結果是交大3:1獲勝,榮獲本屆聯賽的冠軍。

《交大週刊》對球隊獲得冠軍的相關報道

原標題:《體“談”記憶|明日之星決戰“白玉碗”,從南洋到交大,看這支球隊的風雲征程》

欄目編輯:江妍 文字編輯:沈毓燁

來源:作者:上海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