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釋永信說幾句公道話
看網上吵吵嚷嚷,說釋永信大和尚太入世了些。我來說句公道話:這年頭,修行難道就該枯坐廟堂不成?
你們老盯着大師忙事業不好好唸經?佛法光靠幾個老和尚唸經能普及多遠?大師東奔西走,親自推廣禪武文化於中外,哪個景區開發、哪份商業合作,不等於一張張行走的文化名片?咱少林的名字、武功、佛法,那是實實在在地走出了山門,這不是善莫大焉麼?出家人忙俗務這個罪名真是莫須有。
如今少林寺現代化運營,那不叫生意做得精。別忘了廟裡也要用水用電,徒弟也要有吃有喝,大和尚們也不會騰雲駕霧,出門也得有個代步工具不是?靠那點香火錢哪裡夠?搞點文創產品、接點文旅項目,給每一件器物,每個項目,搞一搞佛法加持,那都是要耗費修行的。大師這不是是辦企業,這是開創了亙古未有的“慈悲經濟”新模式,這是開宗立派的大事!佛祖看着賬目的白花花的流水估計也會爲佛法廣傳而拈花微笑。把信徒付錢看做你買我賣的商業行爲那是太俗了,簡直是俗不可耐:那分明是替佛祖與信徒在聯結善緣。這買賣把金錢的銅臭味洗的乾乾淨淨,嘩嘩的點錢聲音如同梵音吟唱,堪稱古今中外縱橫千年的經營典範。很多人批評不過是因爲沒有釋大師的腦子好使而已,是嫉妒。
少林寺的商業化運營那更是破天荒的創舉。誰批評誰是老腦筋!不看那麼多清規戒律寫滿經卷卻束之高閣,怎麼能有助於振興寺廟,弘揚佛法?釋大師打破常規實幹興寺。註冊公司,打造品牌,正是與時俱進,積極推進教法改革的實幹家。假如有那麼一天,大和尚在滬深交易所敲響了上市鍾,那滿堂歡喜的功德才是真的普度衆生!普渡兩億在虧損裡掙扎的股民,這簡直就是佛門界的典範,宗教界的楷模。
至於修禪房,原來宿舍透風漏雨影響修行境界,擴建個僧舍改善環境,正是古話說的“安居樂業”,連僧袍都破破爛爛的僧衆,冬天凍的直哆嗦,夏天熱的渾身汗,絕對是影響心境,影響弘揚佛法的大事。
至於傳聞中釋大師妻妾成羣,我看這也是大師慈悲爲懷的善舉。與佛祖捨身飼鷹可比。想那些女子在滾滾紅塵中迷失自我,正墮向十八層地獄中,大師以身入局,既是爲了救人,也避免了這些迷失於紅塵中的女子再去禍害別人,這正是人間最大的善啊。再說了,紅塵中的修行纔是真修行,誰敢說大師這不是故意磨鍊自己的心志呢?當年印度聖雄甘地每天還要幾個少女陪侍呢,也沒耽誤印度建國對吧?
握咪脫服!善哉善哉。
而今斯人已去,可惜了人間一場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