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6代戰機隱形優勢 陸要靠1利器

網上瘋傳的中方6代戰機殲-36照。(微博)

成都團隊將元件排列成緊密耦合的圓形陣列,製造出能在廣泛頻率內運作的全向天線。

《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2月28日報導,中國工程師已開發出一種超低剖面的小型天線,這可能使下一代隱形戰機在保持通信和導航力的同時,也能降低雷達能見度。隨着中、美政治持續緊張,雙方都不斷增強軍力,如設計日益強大的隱形戰機等。例如,中方殲-20「威龍」隱形戰機就是對美國F-22戰機的迴應,彼此競爭十分激烈。

由於戰機致力提高隱形和空氣動力性能,外型設計日趨扁平。然而,事實證明,將傳統笨重的天線小型化是一項挑戰。而中方研究人員開發了一款新型天線,它的高度僅爲波長的一小部分,試圖克服相關障礙。它有8個排列成圓形陣列的天線元件,這種設計可以讓它無縫整合到戰機中,而不會影響操作頻率範圍。

該團隊在12月版《電子科技學刊》上發表的論文中說:「這種天線的剖面高度僅爲低頻波長的0.047。」這款天線可以添加到戰機上的扁平結構上,而不會影響空氣動力性能,其共形設計將使它更能融入戰機,並將雷達截面最小化。研究作者、中國電子科技大學(UESTC)副教授楊峰說,該團隊提出的天線顯示,它「在機載天線應用上潛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