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拉貨透支需求 集邦:2026年成長動能恐進一步下滑

研調機構集邦(TrendForce)13日發佈最新報告指出,2025年全球電子產業走勢高度分歧,其中由資料中心需求驅動的AI伺服器市場表現一枝獨秀,全年出貨量預估將年增逾20%,惟智慧手機、筆電、電視與穿戴式裝置等終端應用則陷入創新停滯與通膨壓力夾擊的困局,整體產業景氣恐提前透支、提前降溫。

報告指出,2025年上半年,電子產業鏈因應美國關稅與地緣政治風險,再加上中國大陸推出補貼政策刺激內需,促使品牌與通路端大舉提前拉貨,導致包括伺服器、筆電、平板與車用電子在內的產品出貨動能大幅前移,上下半年出貨比例接近五五波。雖短期內推升上半年營收動能,卻也爲下半年埋下訂單遞減與庫存壓力的隱憂。

集邦進一步指出,AI伺服器雖仍是產業成長亮點,但由於雲端服務供應商(CSP)集中投資高階GPU與自研AI晶片,也擠壓了對傳統通用型伺服器的採購預算。而在終端市場方面,邊緣AI話題逐漸降溫,智慧手機與筆電雖導入AI功能,但多仍停留在行銷階段,缺乏真正打動消費者的關鍵應用。

根據預估,2025年智慧手機與筆電出貨量僅較去年持平或微幅成長1至2%;電視出貨將年減1.1%;穿戴裝置則面臨年減2.8%的負成長壓力。

展望2026年,集邦認爲整體電子產業將正式進入低速成長盤整期,多數消費性產品出貨恐僅持平或成長不到1%,甚至包括近期成長強勁的AI伺服器,亦將因基期墊高與資本支出集中效應而出現成長趨緩跡象。整體而言,除非技術或應用出現突破,電子業恐需時間等待下一波明確的成長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