蹄疾步穩,中國星網今年已發射5組衛星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北京時間7月30日15時49分,我國在海南商業航天成功將衛星互聯網低軌06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此次發射的低軌06組衛星是中國星網GW星座的重要組成部分。

GW星座組網衛星的部署自2024年底正式啓動,進入2025年以來,中國星網已發射了5組(02到06組)低軌衛星,成功發射併入軌於2月11日、4月29日、6月6日、7月27日,7月30日,發射節奏逐步加快。

中國星網成立於2021年4月,是中央批准的唯一一家從事衛星互聯網設計建設運營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它自誕生便承載着重大使命,成爲我國衛星互聯網領域的“國家隊”先鋒,註冊落戶雄安新區更是彰顯其戰略意義。

基於中國星網的戰略意義,產業界期待星網“跑”起來,從而帶動整個商業航天產業“熱”起來。過去四年,其推進節奏似乎並未如預期般迅猛;但步入2025年以來,如今的星網已當得起“士別三日,刮目相看”,在保持衛星快速發射的同時,也開展了一系列調整和技術研發,發展步伐進一步加快。

從管理層面看,其董事長已變更爲前任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苟坪,今年2月,中國電信總經理樑寶俊就任中國星網總經理。同時,根據公開信息,中國星網前任五位董事正式退出,新增包括樑寶駿、曾任國防科技工業局綜合司司長的牟相軍及中國鐵塔總會計師、執行董事的高春雷。

就此,中國星網的管理層已經完成迭代,形成了“運營商+國防+衛星”三方合力,推動星網進入戰略深化與能力升級的新階段。可以預見,GW星座後續發射及招標進度將大幅提速,加速邁入“百箭千星”時代。

從應用層面看,今年5月,國際電信聯盟正式通過《5G衛星無線電接口技術詳細規範》,確立3GPP NTN爲全球唯一的5G衛星技術框架。同月,中國星網通過新技術試驗衛星實現了全球首次基於5G NTN標準的手機直連衛星寬帶視頻通話。此前華爲曾表示將於今年下半年開啓與中國星網合作測試的低軌衛星手機直連,國內的手機直連將迎來重要拐點。

從發射層面來,中國星網前6組地軌衛星均通過航天科技集團的長征系列主力火箭完成發射。未來民營火箭的加入,將進一步助推GW星座組網,推動發射成本降低,爲我國衛星互聯網建設提供更強助力。

不過,中國星網雖已進入發展快車道,挑戰仍不容忽視:管理上,高層變動頻繁,領導班子尚需磨合;技術上,激光通信終端等關鍵部件在成本控制、量產能力上存差距,可回收火箭成熟度不足,制約組網效率與成本優化;產業鏈層面,上游核心元器件國產化待突破,中游衛星製造產能跟不上組網速度,下游應用場景開發滯後,市場價值難以充分釋放;競爭方面,美歐企業佈局早、技術成熟,中國星網需在頻譜和軌道資源爭奪中搶佔先機。

時勢造英雄,在太空競賽日益激烈的當下,中國星網必將走的更快、更遠,讓我們拭目以待。

商業航天千帆競發

產業鏈聚勢而強

爲探討空地融合創新之路

8月29日·中關村豐臺園

2025空間技術融合應用及產業發展研討會

即將舉辦

欲知行業動態

與產業鏈夥伴同向同行

即刻掃碼,預留觀衆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