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a對決Waymo!無人自動駕駛計程車誰能領跑未來?
隨着Tesla即將在德州奧斯汀啓動無人自動駕駛計程車 (robotaxi)測試計劃,市場目光再度聚焦於自駕車領域兩大代表:Tesla及Waymo身上。兩者均宣稱擁有高度自動化的駕駛系統,但在技術架構、測試策略與實際商業部署方面,其實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發展模式。
兩者採取自駕系統策略不同
Tesla強調的是「視覺爲主」的純人工智慧自駕方案,透過攝影機與神經網路模型驅動其全自動駕駛 (FSD)系統,目標是實現無需依賴雷達或光達 (LiDAR)的完全自動駕駛。而Google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Waymo,則採取更穩健的路線,融合高解析度地圖、LiDAR、雷達與攝影機等多感測系統,並且早已在美國多座城市推展全自動營運。
以下整理出目前兩家公司在自駕計程車上的主要差異:
Tesla與Waymo自動駕駛計程車比較表:
兩種哲學:軟體先行 vs 系統整合
Tesla 採取軟體主導的「從民用車演進」策略,試圖透過現有硬體與 OTA 更新逐步進化 FSD,而非針對特定車輛進行硬體強化。相對之下,Waymo 是以完全定製的車輛與基礎建設支援來進行部署,並強調「安全冗餘」與「可預測性」。
這種差異,也反映在實際營運策略上:Waymo 寧願花更多時間建構可控的運行環境與感測準確度;而 Tesla 則希望透過規模化的深度學習,最終打破對 LiDAR 與地圖的依賴,實現更廣域、靈活的部署。
小結:誰將領先進入無人駕駛時代?
Waymo目前已經實現全自動駕駛的「無人營運」模式,並且開始收費營運,市場佈局相對穩定且擴張明確。Tesla雖然目前仍處於「技術演進」的階段,但憑藉強大的品牌與車輛銷售基礎,一旦技術成熟,其佈署速度有機會快速超車。
目前看來,Waymo 是當前更「穩健可靠」的選擇,而Tesla則更成爲具「規模潛力」與市場話題的挑戰者。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mashdigi,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