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這是實踐中的民主”——尼泊爾大會黨幹部在中國基層見證全過程人民民主

新華社成都3月2日電 特寫|“這是實踐中的民主”——尼泊爾大會黨幹部在中國基層見證全過程人民民主

新華社記者劉陽 於艾岑

“鎮黨委會會議召開頻次是多少?”“你們鎮黨委委員是如何產生的?”“以何種形式召開鎮黨委會會議?”“鎮黨委委員裡有沒有專家型幹部?”“鎮黨委委員的年齡、性別和學歷構成是怎樣的?”

2月28日,四川省樂山市五通橋區冠英鎮舉行的鎮黨委會會議氣氛十分熱烈。前來觀摩中國基層治理的尼泊爾大會黨幹部考察團,對中國基層黨委如何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並開展治理展現出濃厚興趣,提出一連串問題。

會議上,幹部們先後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傳達學習了《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 紮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精神;重溫了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四川省委省政府十項規定精神及其實施細則;研究了仙女井村黨羣服務中心建設項目,並聽取了冠英鎮玉津街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建設項目情況的報告。

鎮黨委委員圍繞議程談感受、談建議、談設想、談落實。會議充實而高效。

尼方考察團許多成員在政府中任職。在冠英鎮幹部看來,他們的提問很有針對性,都很“內行”。

對於尼方的問題,冠英鎮黨委書記劉馳一一作答:“按照規定,鎮黨委會會議每個月至少召開兩次;鎮黨委委員通常是多崗鍛鍊的黨員幹部經提名與考察,報上級黨組織審查同意後,再由本級黨員代表大會或黨員大會選舉產生;鎮黨委會會議上,‘一把手’按慣例最後發言,避免一言堂……”

尼方考察團成員聽完頻頻點頭。

得知鎮黨委委員中有人大主席,尼方幹部接着問道:“那鎮上一共有多少人大代表?”“他們是如何選舉出來的?”“普通民衆的意見是如何反映給政府的?”

劉馳介紹說,現在羣衆反映意見的渠道非常暢通,可以通過郵箱、服務熱線、手機應用軟件在線提交,也可以向社區、村委會等基層自治組織反映,還可以直接到鎮政府反映。

尼泊爾阿魯尼瑪學院院長凱沙布·喬希說,他在會議上感受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兩股力量的交融貫通。中國基層政府既貫徹落實中央精神,也充分反映普通民衆的聲音。

尼泊爾特里布萬大學教授庫舒姆·沙基婭說,良好運轉的民主制度應當能夠服務所有民衆。我們看到冠英鎮幹部的構成很多元,會議討論的議題都很務實,“這是實踐中的民主”。沙基婭認爲,中國基層幹部嚴格而忠實地貫徹落實來自最高層的政策,“這是治理成功的關鍵”。

據介紹,冠英鎮黨政領導班子成員都有本科及以上學歷,部分成員還有審計、法律、醫學等專業背景,最年輕的鎮黨委委員剛過30歲。聽到這裡,特里布萬大學教授舒巴·沙基亞激動地站了起來:“你們讓我感受到了‘青年力量’!你們都很年輕,受過良好教育,充滿幹勁,精神飽滿,有能力把事情做好!”

尼泊爾大會黨幹部考察團此次應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邀請,到四川、北京等地瞭解考察中國基層治理和中國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具體實踐。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