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香港書香滿城 市民“閱”享春光

新華社香港4月23日電(黃茜恬)春色恰如許,讀書正當時。4月23日,第30個世界讀書日如期而至,這也是香港全民閱讀日。香港各界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營造全民閱讀的社會氛圍。

上午的香港中央圖書館內,不同年齡的讀者勾勒出鮮活的閱讀剪影:一位銀髮讀者坐在臨窗書桌前,指尖摩挲着《飛鳥集》的書頁;有人在“深圳之窗——圖書館走出深圳”專題展區駐足,輕輕翻閱記載着深圳文化創新與自然博物的地方文獻;有的年輕讀者手捧介紹敦煌的書籍,精美的巖彩畫插圖映得他眼中發亮……

由特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公共圖書館舉辦的第二屆“香港悅讀周”於4月19日至27日舉行。今年悅讀周以“閱讀/開闊眼界”爲主題,通過約450項線上線下活動,推動閱讀成爲市民生活習慣,拓展視野。

在沙田,由香港出版總會主辦的“2025香港閱讀+”活動正在舉行。今年的策展主題爲“最美的書”,展出的書籍按人文之美、藝術之美、生活之美、教養之美、創新之美、敘述之美分爲6大類別。

“最美不止是裝幀設計和文字內容,最重要的是圖書能觸動讀者而引發美好的感覺、產生美好的意義。”香港出版總會會長李家駒說,希望通過活動喚起每一位市民對閱讀的熱情,一同享受文字帶來的無窮魅力,推動香港成爲一個擁有深厚閱讀文化的城市。

下午3時許,沙田新城市廣場的“共讀半小時”活動掀起熱潮。不同年齡的市民各持心儀書籍,一同沉浸於書本世界。記者注意到,現場市民對書籍有着不同偏好,家長和孩子主要閱讀兒童繪本,也有不少讀者喜愛烹飪類書籍或心靈勵志書籍。市民李女士提到,自己喜歡閱讀輕鬆的書籍來放鬆心情;一個扎着羊角辮的小女孩趴在繪本前,鼻尖幾乎觸到彩圖,奶聲奶氣地說“小兔子好高呀”,引得周圍家長會心微笑。

此外,香港中央圖書館和其他公共圖書館、社區圖書館、區議員辦事處等地也設置“共讀點”以舉行“共讀半小時”閱讀活動,旨在鼓勵市民閱讀半小時,培養閱讀習慣。

當日,在大埔崇德黃建常紀念學校,一輛綠色的“流動漂書車”吸引不少學生。有的同學在車內挑選到感興趣的書籍並用自己帶來的書進行交換。學生張羽晴說,本來不知道“漂書”是什麼意思,參與“2025香港閱讀+”流動漂書車到訪校園活動後,覺得這個活動很有意義。學生黃琛藍說,漂書車到訪校園能讓他更方便地完成漂書。

“‘流動漂書車’讓師生和市民在輕鬆氛圍中將學習融入趣味體驗,爲推廣閱讀風氣增添助力。”香港出版總會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漂書車在4月1日至30日逢週一至週五按預定時間到訪香港中、小學校園及屋苑,週末及公衆假期則會停泊於鬧市,參與者可以按照“一書換一書”的規則免費在車上隨意挑選喜歡的書籍,並與其他人分享自己的書籍。

臨近石塘咀公共圖書館閉館時分,來自長沙的遊客白先生說他在這裡參與了“共讀半小時”閱讀活動,“香港公共圖書館的環境很好,氛圍感拉滿,可以待一整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