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獎勵"馬斯克300億美元,但又自曝:這錢他根本拿不到

8月5日消息,週一,特斯拉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文件,宣佈授予公司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9600萬股股票,價值約300億美元。此舉旨在確保馬斯克在就其天價薪酬方案挑戰法院裁決之際,繼續執掌公司。然而,彭博社的深度分析認爲,馬斯克拿到這筆新期權的概率極低,這更像是一個被精心設計過的“畫餅”方案。

2018年,特斯拉爲激勵其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曾給了他一大筆股票期權,目標是將市值約590億美元的特斯拉打造成萬億美元的行業巨頭。這招確實奏效了——去年特斯拉市值一度衝高到約1.5萬億美元,如今也仍在1萬億美元上下浮動。按當前股價計算,馬斯克這套期權方案價值約870億美元。這筆錢數目驚人,卻也物有所值,畢竟換作其他任何一位CEO,都不太可能爲特斯拉增加萬億美元的市值。

然而就在去年,特拉華州一名法官卻以利益衝突和信息披露不充分爲由,裁定這份期權方案無效。該法官認爲,批准方案的特斯拉董事會完全受馬斯克操控,而投票贊成的外部股東並未充分知曉交易詳情。

對此,特斯拉的迴應是提請股東們重新投票批准該方案,並將公司註冊地遷至得克薩斯州,以規避特拉華州法官未來對馬斯克薪酬問題的干預。特斯拉股東對這兩項提案都投了贊成票。第二項措施已經生效,特斯拉現在已落戶得州;但第一項卻未能奏效:特拉華州法官裁定,重新投票批准並不能讓已經失效的期權“復活”。儘管特斯拉已提出上訴,但就目前而言,馬斯克那份價值870億美元的期權已然化爲泡影。

在馬斯克、特斯拉董事會、諸多股東乃至筆者看來,這種局面實屬不公。特斯拉確實和馬斯克達成了一筆交易:只要他能讓特斯拉股東致富,公司便讓他更上一層樓。如今馬斯克兌現了承諾,卻沒能拿到本該屬於他的期權。

更何況,當下的市場環境,對於像馬斯克這樣的人才可謂是充滿機遇。一名頂尖人工智能研究員的市場價值動輒數億,甚至可能達到數十億美元。如果你是一位傑出的人工智能行業高管,擅長招募或激勵AI研發人才,那麼市場價值就更高了。可以說,薩姆·奧特曼(Sam Altman)之於OpenAI的價值,等同於其3000億美元的全部估值也毫不爲過。

這倒不是說,如果馬斯克現在去更新一下LinkedIn的簡歷,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就會奉上900億美元請他去Meta領導人工智能業務。但如果馬斯克離開特斯拉創辦一家新的人工智能公司,完全可以憑千億級的估值輕鬆融到幾十億美元。而且他已經這麼做了——馬斯克創辦的xAI上月剛完成100億美元融資,並且正在以2000億美元估值洽談新一輪融資。雖然xAI的具體股權結構尚不明確,但馬斯克可能擁有三分之一的股份,這意味着他的持股價值大約在700億美元。換言之,馬斯克若離開特斯拉投身AI領域,其個人價值的即時回報可達約700億美元。反觀特斯拉去年實際“支付”給他的負870億美元,換作是筆者,恐怕早就辭職不幹了!

當然,這麼說有點過於簡單。特斯拉畢竟是馬斯克商業帝國中的核心支柱,即便不算2018年的期權,馬斯克仍持有價值約1270億美元的特斯拉股票。而且,由於特斯拉是馬斯克控制的唯一一家上市公司,其股票比他旗下其他非上市公司的股份更容易變現。馬斯克麾下的諸多項目需要大量資金,特斯拉往往是這些資金最直接的來源。

但馬斯克確實項目繁多,如果他把更多精力投入到那些能帶來鉅額回報的項目上,而不是留在這家體量龐大、增長放緩、且過去七年裡可謂是爲之白忙活的公司,也完全可以理解。

或許眼下的最佳方案是:馬斯克離開特斯拉,全身心投入xAI搞人工智能;特斯拉則聘請一位傳統汽車行業的高管,用常規方式經營這家汽車公司。但恐怕鮮有特斯拉股東或董事會成員會認同此方案,畢竟尋常車企難以企及萬億市值。因此,特斯拉董事會還希望用鉅額股票“砸”向馬斯克,以維繫他的忠誠和幹勁。

理論上,他們現在可以這麼做,因爲特斯拉已經是得州公司了。公司遷址的全部意義就在於,儘管沒人能打包票,但所有人都默認得州法院會允許公司自行決定付給馬斯克多少錢。 但稅務和會計問題隨之而來。2018年馬斯克被授予期權時,其會計價值極低:行權價與當時的市場價持平,且附帶了極其嚴苛的條件。只有當馬斯克實現一系列激進的運營和財務目標(比如將特斯拉市值推高到6500億美元),才能獲得期權。在當時看來,這筆期權最終很可能一文不值。

但如果特斯拉現在再授予馬斯克同樣的期權,其價值就今非昔比了:特斯拉股價已上漲超過10倍,所有既定條件也全數達成。這不僅意味着馬斯克需要爲此支付鉅額稅款,也意味着特斯拉需要從利潤中計提鉅額費用。而如果改授附帶新條件的平價期權,雖然可以激勵馬斯克衝擊新目標,但這無異於宣告馬斯克過去七年白乾了。

於是,特斯拉在今天宣佈將以一種特殊的方式,返還馬斯克部分原有期權。公司宣佈:特斯拉批准向馬斯克授予一項價值約300億美元的臨時股票獎勵。在2018年薪酬訴訟案懸而未決期間,這筆鉅額補償旨在確保馬斯克持續專注於特斯拉。

特斯拉週一在監管文件中表示,新協議包括9600萬股公司股票,若馬斯克繼續擔任首席執行官滿兩年即可歸屬。這些限制性股票的行權價爲23.34美元,與2018年薪酬方案持平。

特斯拉董事會在週一發佈的致股東信中,強調了留住馬斯克的重要性,稱這次獎勵是兌現承諾的“首筆‘誠意金’”,畢竟“說話要算數”。信中表示,正在制定一項長期CEO薪酬戰略,並將在11月6日的年度股東大會上進行投票表決。

致股東信明確表示,此舉意在補償馬斯克的過往貢獻:“爲認可埃隆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他爲特斯拉和公司股東創造的非凡價值,我們認爲必須採取行動,兌現2018年的約定。畢竟‘說話要算數’。因此,作爲特斯拉恪守2018年CEO績效獎勵承諾的證明,……我們建議將這筆獎勵作爲向埃隆支付的首筆‘誠意金’。”

信中還提到,這筆錢也是爲了防止馬斯克將重心轉向AI創業公司:“留用並激勵頂尖人才至關重要,埃隆首當其衝。AI人才爭奪戰愈演愈烈……即便在這羣才華橫溢的人當中,也無人能兼具埃隆的領導經驗、技術專長及數十年跨行業締造革命性盈利企業的實績。……我們相信這項獎勵將激勵他留在特斯拉,……需要明確的是,失去埃隆不僅意味着失去他的才華,更將失去這塊吸引和留住頂尖人才的‘活磁石’。”

但申報文件中最耐人尋味的內容,是關於“會計影響”的章節,其結論是:沒有影響。特斯拉辯稱,這筆300億美元的獎勵實際價值爲零,因爲馬斯克不太可能真的拿到這些股票。

特斯拉在申報文件中表示,“公司擬根據《會計準則彙編第718號:薪酬——股票薪酬》(ASC 718)將2025年CEO臨時獎勵作爲附帶業績條件的限制性股票進行會計處理。……只有在歸屬條件‘很有可能’達成時,才需在服務期內按授予日的公允價值確認薪酬費用……”

“截至本報告發布之日,公司預計2025年CEO臨時獎勵的業績條件將不會被視爲‘很有可能’達成。因此,公司目前預計在授予這筆獎勵時不會確認任何薪酬費用。”

簡而言之,新獎勵方案中的業績條件是如此“嚴苛”,以至於不大可能實現,所以馬斯克也不大可能拿到這些股票,因此特斯拉無需計提費用。

這頗爲蹊蹺:新期權本是爲替代2018年方案而設,旨在補償馬斯克的歷史業績,如今設置“嚴苛”新條件對他來說似乎有些不公。那麼,究竟是何等嚴苛的條件?答案是:無任何運營或財務目標。特斯拉無需達成2萬億美元市值,也無需增加銷量或研發成功機器人。馬斯克獲取獎勵的唯一實質性要求是:在兩年的歸屬期內,繼續擔任特斯拉的高級管理職務。

難道特斯拉是想說,馬斯克留任兩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以至於會導致期權價值歸零?

當然,這只是個玩笑;文件中還有另一個要求:如果在歸屬期滿前,特拉華州法院作出不可上訴的終審裁決,導致馬斯克能夠完全行使他在2018年1月被授予的股票期權獎勵,那麼這份2025年的CEO臨時獎勵將立即作廢並返還給公司。

也就是說,如果特斯拉上訴成功,推翻了特拉華州的原判,使馬斯克拿回了2018年的股票期權,那麼這些新期權就會自動失效。或許,特斯拉的會計師們堅信上訴會成功,所以他們認爲馬斯克實際拿到這些新期權的概率很低。

關鍵在於,馬斯克拿到這些新期權的唯一途徑就是:他永遠失去2018年的期權,並且他在特斯拉再留任兩年。筆者認爲,特斯拉的會計師們得出的結論是,這兩件事同時發生的概率很低。(辰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