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FSD激戰理想AD Max,北京複雜路況下勝負幾何?

2月26日,鳳凰網科技通過直播展示了中美智能駕駛系統的道路實測。實測路線從東六環出發,經過難點路段,橫穿北京市城區到達西五環外,涵蓋了城區道路、環島、高架、擁堵、掉頭等多種複雜駕駛場景。

此次測試對比了特斯拉FSD V13和理想AD Max V13的表現,重點考察了智能駕駛系統在複雜城市環境中的適應能力。

路測結果顯示,特斯拉FSD V13.2.6版本在80公里的北京道路實測中觸發了5次接管,優勢場景在於城區變道體感好,高速博弈能力強。但刨除明顯是本地適配問題,特斯拉FSD V13.2.6版本仍存在對中國本土交通規則和通識交通規則理解缺失的情況,如右轉遇到紅燈有一定概率剎停,過於“保守”引發3次接管。

理想AD Max V13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出發、相同路況下較特斯拉FSD V13提前10分鐘完成測試,在最後15公里駕駛時起觸發了3次接管,整體表現更爲穩定。

相較於特斯拉FSD,理想城市NOA功能在體驗完成度層面更好,路測時變道更加絲滑和有禮貌,對側後方車輛速度及變道空間的判斷更精確,提升了駕駛時變道的安心感,整體風格穩重,能夠跟隨導航路徑變道,給予駕駛“驚喜”。

與此同時,理想汽車AD Max V13 1000萬Clips模型顯著提升了高速場景的“擬人化”體驗,市區駕駛聰明絲滑,超車能夠靈活地選空、搶空,對於駕駛過程中出現的前車緊急切入場景,如路測中前方緊急出現外賣員,也能更靈敏地應對,體驗更加舒適擬人,推理過程和視角效果表現都拉滿安全感。

理想使用的是AD Max V13 1000萬Clips模型,已經推送萬人團,模型版本同步開啓了門店試駕,將於2月27日推送全量用戶,是目前最新的市場全量版本。

Clips即視頻片段,它的數量級大小類似一個人駕駛經驗的多少,數值越大經驗越足。自2024年7月底達成100萬-400萬Clips模型後,理想智駕僅用7個月時間,在龐大的用戶真實駕駛數據中,篩選五星評分司機數據作爲訓練數據,通過率僅5%,完成了從100w Clips初版模型到1000w Clips模型的迭代。這意味着理想AD Max智能駕駛具備一名職業老司機的能力,將不同複雜程度的場景均涵蓋其中,完成從“新手司機”到“熟練司機”到“職業老司機”的進化。

不過特斯拉FSD V13.2.6版本在測試中也展現了一定的技術實力,鳳凰網科技在北京路測全程中,給予特斯拉FSD V13.2.6版本“瑕不掩瑜”的評價。

測試中,特斯拉FSD V13.2.6版本在複雜城市環境中的穩定性略顯不足,對中國本土交通環境的適應性仍有待提升。

當前,智能駕駛技術的進步正在逐步改變人們的出行方式,此次中美智能駕駛系統的對決,正如DeepSeek與OpenAI的較量,不僅是技術的較量,更是本土化與全球化的一次碰撞。未來,隨着技術的不斷進步,智能駕駛有望在更多場景中實現“百公里零接管”,進一步推動智能出行時代的到來。

本文源自鳳凰網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