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水產養殖促增收,村民在家門口“水中撈金”
“今年捕魚採用的是吊車臂裝魚,我們只管把魚從網裡裝進吊袋就行,省時省力。”每到農曆臘八節至小年前後,湖北省老河口市馬崗村就進入了捕魚繁忙期,村民張新號是這羣季節性捕魚務工者中的“老人”。
這些將被送往河南、端上餐桌的鮮活大鯉魚,源自老河口市王堰村村民李旺秋數年前的一個創業想法。“紅燒黃河大鯉魚是河南省傳統名菜,咱們村水質好、人力足,如果能將黃河大鯉魚引進養殖,肯定能帶來非常好的經濟效益。”結合在河南洛陽30年的水產品銷售經驗,李旺秋決定返鄉創業,通過特色水產養殖,帶領鄉親們“水中撈金”。
多年來,馬崗村的村民以魚塘養魚爲副業,主要養殖“草鰱鱅青”四大家魚。2022年2月底,李旺秋在馬崗村承包10個魚塘共300畝,創建自己的旺興養殖場,通過高密度養殖提高產值。
高密度養殖意味着增氧機要24小時不停工作,首先要解決的難題便是供電。李旺秋的用電需求很快得到了薛集供電所的積極協助。2022年3月5日,薛集供電所組織人員進行現場勘查、制定供電方案、安排施工計劃。3天后,一臺嶄新的200千伏安變壓器便架設在10個魚塘的中心位置,爲魚塘增氧提供源源不斷的電力。
2022年10月,旺興養殖場的黃河大鯉魚喜獲豐收,每天都有新鮮大鯉魚裝車銷售至洛陽、鄭州等地。李旺秋說:“之前的商業合作伙伴們品嚐過這裡的鯉魚後,都誇魚肉質細嫩、口感好。”得到市場的認可後,2024年3月初,李旺秋繼續擴大養殖規模,並在當地招聘了更多村民加入。
平日裡,近百臺增氧機、各魚塘配備的電動投料機、飼料加工車間的3臺粉碎機等都需要工人進行操作,這爲當地村民創造了家門口就業崗位。到了年末,養殖場會帶來更多季節性用工需求。“每人每天200元,一個捕魚季下來至少能掙3000元。”李旺秋說,捕魚季中,每天都有50多名村民前來務工。
“銷路沒問題!”從2022年返鄉創業至今已有3個年頭,談及養殖場未來發展,李旺秋打算等養殖場經營穩定後,吸收更多的村民從事養殖和加工,帶領大家在家門口致富增收。(鄒明強 郭峰)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