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團隊與烏反對派會談後,馬斯克呼籲烏克蘭舉行選舉,稱澤連斯基會以“壓倒性優勢”落敗

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報道 記者 李梓瑜】針對美國特朗普政府人員與烏克蘭反對派領導人舉行會談的消息,埃隆·馬斯克當地時間6日在社交平臺X上轉發相關帖文,並呼籲烏克蘭舉行選舉。

馬斯克呼籲烏克蘭舉行選舉(資料圖/外媒)

X平臺賬號“@amuse”當地時間6日發帖稱,“特朗普團隊已與烏克蘭主要反對派領導人舉行會談,討論舉行緊急選舉以取代(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問題。政權更迭可能是避免全球戰爭的唯一和平之路”。

馬斯克隨後轉發了這篇帖文,並評論稱,“烏克蘭需要舉行選舉。澤連斯基將以壓倒性優勢落敗”。

此外,英國《衛報》稱,烏克蘭反對派領導人當地時間6日證實,他們已經與特朗普政府人員進行了討論,但是否認參與了據報道白宮密謀將澤連斯基趕下臺一事。

特朗普此前也曾敦促烏克蘭舉行選舉。當地時間2月18日,美國和俄羅斯代表團在烏克蘭和歐洲代表缺席的情況下於沙特舉行會晤後,特朗普在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美俄代表“談得非常好”。他同時公開批評澤連斯基“開啓了(俄烏)衝突”,稱烏方“本可以早些達成協議”和“結束戰爭”,並敦促烏克蘭舉行大選。他說,烏克蘭應該舉行選舉,以便考慮其未來命運。特朗普稱,烏克蘭目前還沒有舉行選舉,而且還在實行戒嚴。此外,他還聲稱澤連斯基的支持率“只有4%”,而“整個國家已經被炸得支離破碎”。

延伸閱讀

美烏將會談之際 特朗普的4名高級幕僚與烏反對派接觸

當地時間3月6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表示,烏克蘭和美國團隊已恢復工作,預計下週將舉行一次有意義的會議。

然而,就在美國即將與烏克蘭舉行會談之際,美國總統特朗普的4名高級幕僚卻與澤連斯基在基輔的幾位主要政治對手展開秘密會談……

美烏下週在沙特舉行會談

美方:談得好將考慮重啓情報分享

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當地時間6日說,美國和烏克蘭官員正在討論下週在沙特阿拉伯舉行會談的安排,會談將討論俄烏和平協議框架和實現俄烏初步停火。

威特科夫說,預感美烏會談將取得良好成果,且將向俄羅斯方面發出“積極信號”,因爲俄方在推動旨在結束衝突、實現和平的談判方面也展現了“積極主動”的態度。

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華爾茲5日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表示,他通過電話與烏克蘭方面就美烏談判的時間、地點和代表團人員構成等安排進行了“良好的”溝通,還談及一些“建立信任的措施”,雙方“短期內將有所行動”。未來,美國將在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進行“穿梭外交”,俄烏都要參與到和談進程中來。

華爾茲還說,烏總統澤連斯基4日致信美國總統特朗普並表達致力於實現和平的誠意,這是“積極的第一步”。如果美烏談判相關安排能夠確定下來且雙方能朝舉行談判的方向邁進,特朗普將“嚴肅考慮”重啓同烏方分享情報。

不過此前烏方否認澤連斯基給特朗普寫信,稱那只是在社交媒體上發的帖子。

美方密會澤連斯基政治對手

白宮吵架後,澤連斯基民調優勢明顯

據3名烏克蘭議員和1名美國共和黨外交政策專家透露,特朗普的親信與烏克蘭反對派領袖、前總理季莫申科進行會談,並且與烏克蘭前總統波羅申科所屬政黨的高層進行了接觸。相關討論的核心議題是烏克蘭能否迅速舉行總統選舉。目前,烏克蘭總統選舉因烏克蘭處於戰時戒嚴狀態而被推遲。

此前,特朗普曾公開指責澤連斯基是“獨裁者”,並威脅如果有人不達成協議,他認爲那個人“不會在這個位置上待很久”。而澤連斯基則迴應稱“想換掉我並不容易”。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美國共和黨外交政策專家透露:“波羅申科的人和季莫申科都在與‘特朗普世界’接觸,試圖將自己定位爲更易合作的對象,願意接受澤連斯基拒絕的許多條件。”

對此,季莫申科的發言人納塔利婭·利索娃對媒體的詢問表示感謝,但拒絕置評。波羅申科領導的烏克蘭議會歐洲團結黨則迴應稱,他們的立場不是推動選舉,而是確保戰後舉行“自由公正的競爭性選舉”,並強調任何接觸都會涉及波羅申科對結束俄烏衝突及談判底線的看法。

當地時間2月16日,波羅申科接受烏媒採訪時曾稱,認爲烏克蘭將在今年10月舉行大選

據悉,烏克蘭憲法規定,在戒嚴期間不得舉行選舉,反對者認爲此時投票可能導致混亂,因爲大量潛在選民要麼在前線作戰,要麼流亡國外。但特朗普的幕僚們卻相信,因衝突疲勞和民衆對腐敗的普遍不滿,澤連斯基將難逃選舉敗局。

然而,實際上儘管澤連斯基的民調支持率近年來持續下滑,但上週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的那場激烈爭吵似乎爲他挽回了一些聲譽。最新民調顯示,澤連斯基仍以較大優勢領跑。

英國民調機構Survation本週公佈的數據顯示,44%的受訪者支持澤連斯基連任總統。他的主要對手、烏軍前總司令、現任烏克蘭駐英國大使扎盧日內以超過20個百分點的差距落後,僅獲10%支持率的波羅申科和5.7%的季莫申科則遠遠落後。

烏克蘭政治研究所所長魯斯蘭·博爾特尼克指出:“一些政治派系開始行動,利用與共和黨或特朗普團隊的聯繫,表明他們願意與華盛頓合作。”他補充說,烏克蘭部分人士因擔心失去美國支持而感到“迷茫和震驚”,因爲他們清楚,沒有美國的援助,烏克蘭將面臨失敗風險。

博爾特尼克的分析顯示,約四分之一的烏克蘭人(多爲軍人和其家屬)希望俄烏衝突持續,但三分之二的民衆更傾向於談判結束衝突。其中一半願意接受重大讓步,另一半則渴望立即停火。

澤連斯基:要加入北約、歐盟

歐盟26國:歐洲必須上桌,將加強對烏支持

當地時間3月6日,歐盟在布魯塞爾召開特別峰會。會議的成果公報顯示,歐洲理事會同意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提出的“重新武裝歐洲”計劃。

公報說,俄烏衝突對歐盟構成了生存挑戰,歐洲必須更加負責地處理自身防務問題。歐盟將加強其整體國防能力,減少其戰略依賴,解決其關鍵能力差距,並相應地加強整個聯盟的國防技術和工業基礎,以便能夠更好地供應所需的裝備。

馮德萊恩本月4日提出“重新武裝歐洲”計劃,擬調動8000億歐元打造“一個安全而有韌性的歐洲”,其中包括向歐盟成員國提供1500億歐元貸款用於國防投資,並協助成員國整合需求、共同採購軍事裝備,以增強歐洲安全。她還表示,該計劃將使成員國能夠投資烏克蘭國防工業,或直接採購軍事裝備以支援烏克蘭。

澤連斯基參加歐盟特別峰會,馮德萊恩等前往迎接

馮德萊恩6日在布魯塞爾迎接了前來參會的烏總統澤連斯基。她表示,“歐洲面臨着明顯而現實的危險,我們必須有能力保衛自己,並使烏克蘭處於強勢地位”。澤連斯基再次感謝歐盟對烏克蘭的幫助,“這表明我們並不孤單”。

而澤連斯基此次參會目標也非常明確:爭取更多武器援助、推動烏克蘭加入北約和歐盟,並要求歐洲主導和平談判進程。

據消息人士透露,歐盟各成員國領導人6日在布魯塞爾舉行的特別峰會上就進一步支持烏克蘭達成了協議。然而,匈牙利總理歐爾班拒絕加入該協議,該決定得到了27個成員國中26個的支持。由於歐爾班的反對,該協議未被列入當天峰會的官方書面結論中,而是作爲一份單獨的文本附在了一起。

26個成員國在結論文本中強調:沒有烏克蘭的參與,就不可能進行談判;歐洲必須在談判桌上佔有一席之地;停戰必須是長期協議的先決條件;烏克蘭必須得到安全保障;其領土完整必須得到尊重。結論文本中還提到歐盟決心加強對烏克蘭的財政和軍事支持。

此前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華爾茲曾表示,美國尋求實現俄烏間持久和平,這需要烏克蘭在領土主權問題上做出妥協。

目前,歐洲面臨雙重尷尬:一方面,美國對烏加入北約的冷淡態度削弱了歐洲議程的影響力;另一方面,烏方對歐洲援助的依賴性與輕視並存——澤連斯基曾稱“若美國不支持,烏將自主解決問題”,凸顯歐洲話語權的侷限性。

特朗普:準備好有條件敲定烏美礦產協議

北約國家“不付錢”,美國就“不會防禦”

當地時間3月6日,央視記者獲悉,知情人士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已準備好敲定烏美礦產協議,條件是烏克蘭領導人同意切實可行的停火途徑並與俄羅斯進行會談。

此外,當地時間3月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北約國家仍未支付足夠的費用。如果北約國家“不付錢”,美國就“不會防禦”。

特朗普此前威脅稱,如果美國盟友的防務支出“不達標”,美國“絕對”有可能退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此前,馬斯克3月1日晚在社交媒體平臺X上表達了對美國退出北約和聯合國的支持,他在轉發一個寫着“是時候退出北約和聯合國了”的帖子時寫道:“我同意”。

據報道,馬斯克的這一表態與包括猶他州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邁克·李在內的政界人士要求美國重新考慮對北約承諾的呼聲一致。邁克·李長期批評北約,稱其爲“冷戰遺物”,並認爲北約“必須停止”。他聲稱,北約對歐洲來說是很好的交易,對美國卻是“不公平的交易”,認爲美國的資源正被用於保護歐洲,而對美國的安全卻沒有太大的直接好處。

據悉,幾名共和黨議員還提交了一份關於美國退出聯合國的議案,聲稱聯合國不符合特朗普政府的“美國優先”議程。

據瞭解,增加軍費是特朗普從首個任期開始就一直要求歐洲做的事情,而且要求從最初的高於國內生產總值(GDP)2%這一“北約基線”大幅提升到了近幾個月頻繁提到的5%。與此同時,有消息說,特朗普政府已下令美國防部和美軍高層領導制定大規模削減計劃,在未來五年內每年削減8%的國防預算。此前,特朗普甚至表示他可能會將國防開支減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