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吹牛“一天能徵20億美元關稅” 美國海關:我們只收到2.5億
財聯社4月17日訊(編輯 史正丞)最新的美國官方數據顯示,特朗普政府對於貿易政策的認知,可能建立在極度嚴重的幻覺之上。
近幾周時間裡,特朗普屢次在公開場合鼓吹他的關稅政策能使“美國每天收入20億美元”。然而美國海關和美國財政部的數據卻顯示,即便是在4月5日部分關稅生效後,海關實際收到的關稅大致也只有2-3億美元左右,差距可謂是相當大。
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在發給媒體的聲明中表示,自4月5日起,海關根據新實施的“對等關稅”政策,已經累計徵收超過5億美元。加上2025年1月20日以來實施的15項總統貿易行動,累計關稅收入達到250億美元。
這份聲明的緣由,是美國海關在上週五出現長達10小時的系統故障,導致美國進口商無法輸入豁免代碼,幫助在途貨物免除更高額的關稅。
所以CBP在聲明中特別強調,即便在短暫的故障期間,CBP日均2.5億美元的收入流未受影響。
作爲對照,美國財政部週一發佈的每日存款報表也顯示,在“關稅和特定消費稅”項下,錄得的金額一共只有3.05億美元。
作爲一名將政治生涯與關稅深度綁定的非典型政客,特朗普對“美國每天能收到多少關稅”的認知錯得如此離譜,美國媒體認爲他可能只是單方面地聽信了親信的胡說八道。
3月底時,特朗普的高級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接受採訪時曾表示:“僅汽車關稅一項就能增收約1000億美元…此外,其他關稅將每年帶來6000億美元的收入,十年間總計約6萬億美元。”
6000億除以365天,約合每天略超16億美元。這個數字大致能與特朗普嘴裡的“每天20億美元”接近。
按照特朗普政府展現出的算術能力,美國的經濟學家們也大膽猜測:納瓦羅的“6萬億”就是把2024年美國進口商品總額3.3萬億美元,四捨五入爲3萬億,並假設對所有商品徵收20%的全面關稅。這樣下來一年就是6000億,十年就是6萬億。
但不論是經濟學,還是真實的貿易世界,都不是這麼運作的。
美國稅務基金會的聯邦稅收政策副總裁埃裡卡·約克解讀稱,納瓦羅忽視了關稅提高時人們消費行爲的改變、各國的報復性措施以及由此對其他稅收來源的影響。
按照“貿易彈性”的基本經濟學原理,加徵關稅也會導致進口量的減少,另外美國進口數據已經包含關稅成本。最關鍵的是,關稅是一種對美國企業和消費者加徵的稅(這是特朗普政府的另一個常見認知錯誤),會導致美國企業和工人收入下降,工作崗位減少,從而導致政府在其他方面的稅收下降。
對於特朗普的政治議程來說,納瓦羅的計算錯誤,也會帶來更深遠的影響。
作爲明年中期選舉前的關鍵立法,特朗普希望在年底前推動減稅法案的延長,減稅的規模正好是“十年5-10萬億美元”。納瓦羅經常暗示,關稅收入能夠彌補稅收減少。這意味着,特朗普政府的關鍵經濟議程,恐怕都壓在魯莽的簡單算術和不切實際的幻想上。